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青海人工繁育的秃鹫雏鸟脱离危险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2025-04-26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4月2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野生动物园)传来喜讯,经过20天治疗护理,人工繁育的秃鹫雏鸟“小煤球”脱离生命危险。据了解,秃鹫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食腐猛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青藏高原等脆弱生态区其保护意义深远,若“小煤球”最终成活,将填补国内秃鹫雏鸟人工繁育成功的记录空白。

2月8日,两只被救护的秃鹫在救护中心猛禽谷东侧人工巢穴内产下一枚卵,历经54天孵化,4月3日18时30分,秃鹫雏鸟破壳。因其深灰色的毛色,工作人员依照救护中心猛禽命名惯例,为它取名为“小煤球”。

据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主任何顺福介绍,这对秃鹫夫妇因缺乏育雏经验,在2022年曾出现将破壳雏鸟抛下山谷致其死亡的情况。为避免悲剧重演,饲养团队研判决定取出雏鸟人工育雏。

刚取出的“小煤球”体重180克,虽属正常范围,但叫声微弱、乞食行为不明显,体况虚弱。4月4日晚,工作人员将其放入动物恒温保育箱,开启24小时不间断护理。如今,破壳3周的“小煤球”体重已达750克,各项发育指标正常,成功脱离危险。

近年来,救护中心致力于猛禽人工繁育,攻克巢材不足、亲鸟弃孵等诸多技术难题。2017年,实现高山兀鹫人工繁育成活,填补国内相关空白。

相比高山兀鹫,秃鹫种群规模更小,其人工繁育成功的意义更大。何顺福表示,高山兀鹫人工育雏的成功经验,为秃鹫人工育雏提供了有力支撑,“小煤球” 极有可能成为全国首只人工繁育成活的秃鹫,推动青海省在猛禽繁育和保护领域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