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齐心石榴籽丨家门口就业新引擎,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2025-05-09 来源: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彦东 分享:

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九寨沟县德森劳务专业合作社以“搭建就业桥梁、服务民生需求”为宗旨,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供需,有效破解当地劳动力就业难题与用工困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待业群众铺就了一条“就地就业、兼顾家庭”的幸福路。

多维宣传消除疑虑,精准吸纳就业群体。为方便就业服务,合作社通过入户讲解、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服务内容、用工保障及工资结算机制,彻底消除群众对劳务输出的担忧。针对脱贫户、大龄劳动力、留守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合作社主动上门对接,建立个性化就业档案,目前已吸纳数百名此前“就业无门”的群众入社,让“人岗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迎刃而解。“我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就成立了这个合作社,就让他们在家门口挣到钱,能照顾到家里面,又方便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就业,像我身后的这个基地,每年用工1000多人次,都是合作社派出来的,光是这个基地劳务费就发放超20余万元”九寨沟县德森劳务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薛德森介绍到。

数字赋能+贴心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图景。“喂,明天在闸门那有砌砖的活,要一个人,记大工(300一天),你可以去不,明天八点钟到哈”薛德森正在和村里务工人员的通话,安排明天的劳务,这也是他日常最常用的劳务派遣方式。合作社构建了“收集—筛选—推送—对接”全链条服务体系,每日整合本地及周边用工信息,通过微信、电话实时推送岗位,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就业机会。承接订单后,根据岗位需求提供“精准到岗”服务,让村民“出门即上岗,下班即回家”,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我们这个活从三月份一直做到现在,自从这个合作社成立后,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正在干活的二道桥村村民高宇说到。

双向奔赴破解用工难题,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合作社的成立,既为农民工打造了“就地、就近、不离家”的就业新模式,也为企业解决了“找人难、用工难、管工难”的痛点。通过精准匹配劳动力技能与企业需求,实现“用工方—合作社—劳动者”三方无缝对接,有效降低用工成本与管理难度。数据显示,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为当地建筑、农业等行业输送劳动力5000余人次,劳务派遣费用达到60余万元,助力企业稳产增效的同时,更让村民获得了有保障的收入。刚过60岁的二道桥村民薛德林通过合作社也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自从去年建棚以后,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就在这里干活,原来年轻的时候到处可以打工,现在老了没地方打工,合作社建起来以后,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好,一年的油盐等开销挣到了”

“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是合作社的初心。”薛德森表示,“劳务合作社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不仅是工地上打工,我们要开设服务行业,开展服务培训班,培训出更多的人才,服务到社会上各大服务行业里去,尽量带动更多的人才就业”。

“技能培训+定向输送”,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打通了农民工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更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助力。



记者: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 朱彦东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