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石榴籽丨家门口就业新引擎,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 2025-05-09 来源: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 | 分享: |
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九寨沟县德森劳务专业合作社以“搭建就业桥梁、服务民生需求”为宗旨,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供需,有效破解当地劳动力就业难题与用工困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待业群众铺就了一条“就地就业、兼顾家庭”的幸福路。

多维宣传消除疑虑,精准吸纳就业群体。为方便就业服务,合作社通过入户讲解、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服务内容、用工保障及工资结算机制,彻底消除群众对劳务输出的担忧。针对脱贫户、大龄劳动力、留守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合作社主动上门对接,建立个性化就业档案,目前已吸纳数百名此前“就业无门”的群众入社,让“人岗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迎刃而解。“我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就成立了这个合作社,就让他们在家门口挣到钱,能照顾到家里面,又方便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就业,像我身后的这个基地,每年用工1000多人次,都是合作社派出来的,光是这个基地劳务费就发放超20余万元”九寨沟县德森劳务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薛德森介绍到。

数字赋能+贴心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图景。“喂,明天在闸门那有砌砖的活,要一个人,记大工(300一天),你可以去不,明天八点钟到哈”薛德森正在和村里务工人员的通话,安排明天的劳务,这也是他日常最常用的劳务派遣方式。合作社构建了“收集—筛选—推送—对接”全链条服务体系,每日整合本地及周边用工信息,通过微信、电话实时推送岗位,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就业机会。承接订单后,根据岗位需求提供“精准到岗”服务,让村民“出门即上岗,下班即回家”,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我们这个活从三月份一直做到现在,自从这个合作社成立后,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正在干活的二道桥村村民高宇说到。

双向奔赴破解用工难题,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合作社的成立,既为农民工打造了“就地、就近、不离家”的就业新模式,也为企业解决了“找人难、用工难、管工难”的痛点。通过精准匹配劳动力技能与企业需求,实现“用工方—合作社—劳动者”三方无缝对接,有效降低用工成本与管理难度。数据显示,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为当地建筑、农业等行业输送劳动力5000余人次,劳务派遣费用达到60余万元,助力企业稳产增效的同时,更让村民获得了有保障的收入。刚过60岁的二道桥村民薛德林通过合作社也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自从去年建棚以后,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就在这里干活,原来年轻的时候到处可以打工,现在老了没地方打工,合作社建起来以后,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好,一年的油盐等开销挣到了”

“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是合作社的初心。”薛德森表示,“劳务合作社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不仅是工地上打工,我们要开设服务行业,开展服务培训班,培训出更多的人才,服务到社会上各大服务行业里去,尽量带动更多的人才就业”。

“技能培训+定向输送”,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打通了农民工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更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助力。
记者: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 朱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