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科技工作者达娃:深耕高原昆虫生态研究

2025-05-15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蝴蝶的多样性令人惊叹,它们不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而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藏墨脱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这片区域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墨脱的蝴蝶与生态进化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聊到蝴蝶,达娃滔滔不绝,像极了家长谈及自己可爱的孩子。 

达娃,西藏拉萨人,从事昆虫分类研究工作已近30年。现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委员、蛾类专业委员会委员,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昆虫资源研究室主任。2022年达娃荣获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赴北京领奖。 

达娃与蝶类的缘分始于儿时。记忆中,停驻在花间的白色菜粉蝶总能吸引他的目光,让他对这些美丽生灵充满好奇与向往。纯真的兴趣,逐渐演变成了他一生的事业追求。成年后,达娃踏上了高原昆虫研究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一走便是近30年。

图为达娃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受访者供图

西藏地域辽阔,气候和植被自东南到西北随着海拔递变。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昆虫资源,尤其是蝶类。达娃深知,调查、了解这些昆虫资源,对于保护珍稀物种、维护高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带领团队每年在野外进行长达半年的实地科考,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布西藏的高山峡谷、草原湖泊。在墨脱的热带雨林中,达娃和他的团队经历了长达4个多月的野外驻扎。这里潮湿闷热、蚊虫肆虐,但他们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对科研的热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挨饿、晒伤、过敏、虫咬……这些身体上的痛苦,换来了资料室里数万份珍贵的昆虫标本。正是这些宝贵的样本,为达娃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越是深入研究,他越认识到昆虫在生态研究中的价值。在达娃看来,昆虫是人们认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更好了解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一把钥匙。 

图为达娃和团队 受访者供图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经鉴定的有100多万种,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石之一。加强对昆虫的研究、监测,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评估、保护生态系统。西藏的生物多样性对全球生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理和气候因素使得西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认识、研究与保护西藏的昆虫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图为达娃和团队开展野外调查 受访者供图

蝶类隶属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蝴蝶研究不仅在动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方面具有学术价值,其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生物类别,在高原生态系统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受限于气候和环境,高原生态系统中一些特有的植物只能依靠有限并且特定的蝶类来授粉,一旦特定的蝶类消失,这些珍稀的植物也将随之灭绝,依靠这些植物赖以生存的昆虫和动物也将走向消亡。 

图为达娃和团队开展野外调查 受访者供图

蝶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变化能够反映出当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因此,达娃认为,通过对蝶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高原生态系统。达娃及团队一直致力于为西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摸清家底提供翔实的科学数据,他们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高原蝶类生态学。达娃和团队首次在西藏发现我国昆虫新记录品种——垩斑粉蝶,这一重大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昆虫分布地理环境的空白;在西藏首次记录了素翠灰蝶等近300余种,昆虫新物种10余种;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了西藏分布5科209属567种蝶类名录……这些研究和发现,不仅丰富了学界对西藏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也为研究高原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指示物种。 

图为蓝带枯叶蛱蝶 受访者供图

达娃先后主持完成生态环境部《全国生物多样性蝴蝶观测——墨脱、察隅、拉萨》《西藏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西藏蝶类志>编研》《西藏昆虫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西藏农、林及城市外来有害昆虫调查》等七项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参与完成了国家基金、自治区重点等13项各类科研项目,担任《第二次青藏科考——其他主要传粉昆虫》的子课题负责人、《西藏吉隆蜜蜂资源调查及扩繁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同时他还在组织开展《布达拉宫生物多样性研究、监测及文物保护》。 

除了科研工作,达娃还非常重视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他经常为学生和科研人员讲解蝶类知识,指导他们制作标本、录入样本信息。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启动了《西藏蝴蝶名录》的编纂工作,系统全面整理了西藏分布的蝴蝶种类及其相关信息。这份名录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为公众了解西藏蝶类资源、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达娃深知,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更多人对高原生态的关注和保护。“如果我的工作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产生哪怕一点影响,这份努力就是值得的。”这份对科研的热爱和对生态保护的执着,让达娃成为了一位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他追逐着高原精灵蝶类,守护着西藏这片美丽的土地。

图为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蝴蝶标本 摄影:王淑

如今,达娃已在生物学界耕耘数十载,但他的科研热情依然不减。他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在高原上追逐那些美丽的精灵,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行动,也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