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物流“特种兵”在雪域高原书写货运传奇

2025-06-05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

四川交运重装车队前往高原地区。


四川交运通过“无人机吊运+冷链运输”实现“枝头鲜果24小时通达全国”。

百余米长的风电叶片、百吨重的换流变压器、容积达千余立方米的液氮储罐……运载这些形态各异、不可分割的“大块头”,需要物流行业的“特种兵”——大件运输出手,带着它们从工厂车间穿过桥梁隧道,到达崇山峻岭,甚至去往大洋彼岸。

在四川,就有这样一支队伍——四川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交运)。它们致力于大件、应急、特种、危化、水运、低空等有门槛的物流专业领域,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团队力量,屡创物流运输领域多项纪录。

四川交运成立于2020年9月,作为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港投)的全资集团,是四川省统筹推进交通运输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提升全省物流业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平台。

近日,四川交运接到了一项极限挑战任务。

“特种兵”挑战“不可能” 在雪域高原展现铁军担当

30多辆重载货车,每车装运超过30吨的货物,从成都运到某高原的偏远山区——这就是四川交运接到的任务,由旗下四川省大件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大件公司)和四川交运达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执行。

“这条路线以前没有走过。”车队负责人介绍,整趟行程往返需要20多天,跨越6200余公里的雪域天路,直抵海拔5000米的高原,途经荒无人烟的地带,穿越危机四伏的高原隘口,面临高寒缺氧、道路堵塞、车辆故障等重重困难。这也是该公司首次执行如此长距离、大规模、高海拔的重型装备运输任务。

大件运输以“大”为特征,货大,车也大。在莽莽大山之中穿梭,“大”成为影响运输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在高原的一处乡道上,运输车队就遇到“大”带来的问题。

在距离某高海拔县城约20公里处,4米宽的乡道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路上重型半挂牵引车往来频繁,会车困难。运输车队抵达该路段时,道路已完全堵塞,车辆全都无法移动。“我们的运输车有3米宽,30多辆车首尾相连有5公里长。当时已是傍晚,天上下着雨夹雪,如果我们继续加入车流,可能会让拥堵更严重,也会耽误运输时间。”车队负责人说,车队成员主动承担起交通疏导重任,迅速明确人员分工,确定指挥人员、引导人员、安全人员。全体成员默契配合,协调对向车辆倒车、同向车辆暂缓行驶,耐心劝返逆向占道车辆,逐个引导重型车辆有序移动,有效避免二次拥堵。在高寒缺氧环境下,经过车队成员数小时的紧张疏导,道路堵塞情况逐渐缓解,车流在乡道上流动起来。

执行此次运输任务的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上高原,车队做了充分的应急预案。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40余名参运人员践行“靠得住、顶得上、信得过”的铁军精神,凭借顽强毅力,在20多天的艰苦征程中累计行驶6200余公里,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高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充分展现了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责任担当。

在运输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其他车辆突发故障请求车队支援,车队迅速响应,疾驰60公里,在海拔4500米的“生命禁区”,队员们不畏极端低温,配合完成抢修任务。类似这样的车辆故障,车队一共处置了50余起,用高质高效的服务与当地民众结下深厚情谊。

“大块头”运送“大设备” 助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大件运输,一端连着大型设备的生产制造,一端牵着各类重大工程的稳步建设,是扩投资、促项目、稳增长的重要保障力量。

近年来,四川交运依托四川港投平台优势,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紧抓航空及重装大件产品、轨道产品、特高压、国际物流、电力建设、绿色建筑、新能源风电等大件运输市场,在服务四川产业发展方面深耕发力,不断开拓进取。

在海拔4200米的川西高原上,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四川交运的运输支撑。今年3月,四川大件公司参与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变压器运输任务。在零下15℃的雪域天路上,这支“钢铁驼队”驮着300吨的变压器稳步前进,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展现出四川交运“无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目前,四川交运已参与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等20余个国家级超级工程运输任务。2024年,累计完成大件货物运输里程约350万公里,运输重量约115万吨,运输货值达398亿元。

展现国企担当,四川交运不仅运送“大国重器”助力经济发展,也护航应急救灾物资暖心服务民生。

四川交运成立一支由130余名专业驾驶员、100余台各型运输车辆组成的省级交通公路运输专业保障队伍,并获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授牌。四川交运已构建起快速响应、联动高效的应急运输保障新体系,高效完成“9·5”泸定地震、雅叶高速泥石流灾害、筠连县山体滑坡应急抢险物资运输任务,打造出一支应急保障运输的铁军。

“大动脉”激活新生态 打造“五大”综合实体物流集团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及数字智能生态发展等趋势,四川交运依托智慧物流技术升级和多式联运要素重组,构建“公、铁、水、空”立体物流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近年来,四川交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整合旗下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资源,积极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发挥省内最大集装箱船队的“吨位”优势,构建起“一张运单管到底”的智能化运输管理系统,实现运输线路更优、运输效率更高、运输成本更低。

“今年计划在长江干线投建4艘多用途新能源船舶,建成后将增加运力28000吨。”四川交运旗下四川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新船投入运营后,相比传统能源船舶,可降低20%左右的能耗。“十五五”期间,四川交运计划新增水路运力20万吨,将有效释放多式联运增长潜力。

此外,四川交运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牵头组建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省低空经济公司),补上立体物流网络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近日,一台载有50公斤车厘子的无人机从海拔约2000米的汶川县萝卜寨村盘旋升空,凭借峡谷地形自适应飞控技术,仅用时不到5分钟就将车厘子稳稳运到半山集货站,再配合集货站冷链物流车,可实现“枝头鲜果24小时通达全国”,完成“低空+冷链”多式联运接力。

这就是由四川省低空经济公司和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无人机吊运+冷链运输”协同物流体系。该案例为更多低空经济消费场景落地提供了经验。下一步,四川省低空经济公司将构建起联通全省跨城经济的空中脉络,让低空经济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成为激活全省经济的新动能。

作为物流领域的全能“特种兵”,四川交运锚定打造西部最大的大件运输、定制客运、冷链物流、低空经济、水上运输的综合实体物流集团的五大发展目标,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务规模,提升水路运输能力,提升低空物流服务能力,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五指成拳”协同发力,四川交运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