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格桑花开”南京城:00后西藏姑娘江南创业记

2025-06-13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编者按:南京援藏工作组聚焦拉萨墨竹工卡县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于2019年创办“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至今已成功实施六届,累计帮扶165名墨竹籍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今年初,在江苏省南京市熙攘的街头,一家名为格桑梅朵的公司悄然成立,该公司致力于为在长三角就读、就业的西藏籍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信息提供、就业生活等各方面咨询服务,宣传西藏文化、旅游、西藏特色产品,助力西藏特色产品走出高原。 

公司创始人贡觉卓玛是一名00后藏族姑娘,来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也是第六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学员。

图为贡觉卓玛(右二)获“格桑花开”区外就业楷模

贡觉卓玛的创业种子,早在求学时期便已埋下。作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她初到江苏时曾因语言、地域差异等而倍感压力。 

“正是这些挑战锤炼出我的适应力。”贡觉卓玛说,大学期间的种种经历对于自己创业起到了激励作用,作为新时代西藏青年,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在2024年毕业季,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贡觉卓玛也曾陷入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村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群看到了第六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报名表,正是这个由南京援藏工作组支持的特训营,为她打开了新的世界。 

图为贡觉卓玛(左一)参加墨竹工卡县举办的“格桑花开就业创业”品牌提升计划启动仪式并签订合作协议

“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参加‘格桑花开’特训营能收获什么,但我还是没有丝毫犹豫就报了名,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一种特别的缘分。”贡觉卓玛回忆说。 

特训营期间,在教练的指导下,贡觉卓玛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丰富的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曾经缺乏的自信也在一次次挑战与突破中逐渐建立起来,结业时贡觉卓玛已从迷茫的毕业生蜕变为自信的创业者。    

在“格桑花开”特训营中积累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以及从墨竹工卡县远赴江苏求学时克服重重挑战所磨炼出的坚韧性格,都成为贡觉卓玛创业的底气,最终她选择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创业。 

“我曾在江苏读书,对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选择在南京创业,贡觉卓玛有着深远的考量。她说,最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与西藏的“特殊情谊”——南京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南京墨竹一家亲,墨竹工卡县委县政府、南京市各级领导,南京历届援藏干部都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格桑花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困难是打破人们对西藏的刻板印象。”贡觉卓玛说,许多人对西藏的印象仅停留在“神秘”层面。为此,她带领团队从“舌尖上的西藏”破局,将牦牛肉干、青稞制品等特色产品打造成文化交流的“美味名片”。    

不到半年,公司已取得显著成果:西藏特产成功入驻南京广电牛咔严选商城,与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达成合作,让高原风味走进高校食堂,更承接多家西藏企业的委托,筹备设立南京办事处。    

在商业成就之外,“格桑梅朵”还承担着温暖的社会责任,为来南京就医、探亲的西藏高龄群众提供免费的翻译和生活协助。 

“公司推出为西藏高龄群众提供就医、探亲协助服务,源于关注当地群众面临的语言交流等实际困难,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便利。”贡觉卓玛说,此项服务不收取任何服务费,同时对经济困难就医者,还会联系有关慈善公益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希望在南京让更多人领略西藏这片土地的美好。”谈及愿景贡觉卓玛规划清晰,她计划:在产品上结合现代工艺创新研发青稞制品等新品;营销上借助直播、短视频与达人推荐扩大影响力;渠道上与电商、商超、高校合作,积极参与展销活动,让西藏特色产品进入更多市场。 

正如公司名字的寓意格桑花,贡觉卓玛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格桑花”能开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也必定能在江南的沃土绽放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