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治愈你 温暖我:小卓玛的“漂亮”新生——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救治西藏女童赴京治疗纪实

2025-06-13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6月11日,一个小小身影站在中央电视塔观景台上,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北京。这是3岁的小卓玛在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下文简称“协会”)副会长唐召明和妈妈的陪同下在首都游玩。她去了北京动物园、太平洋海底世界,见到了在青藏高原上没有见过的动物,还将去登万里长城、参观颐和园……对她来说,这一次的首都之旅,是欢乐的游玩之旅,更是“漂亮”的新生开始。

图为小卓玛在中央电视塔观景台 摄影:唐召明

图为唐召明抱着小卓玛在太平洋海底世界 摄影:吉色

小卓玛全名叫斯曲卓玛,来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玛曲乡。小卓玛自出生起下唇上长有血管瘤,随着她的长大,瘤体也在增大,已经影响到外貌,甚至威胁到进食等基础功能,但其家人并不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渠道。2024年底,协会通过当地政府了解到小卓玛的情况,于是启动救助机制,联合北京口腔医院为其治疗。今年5月25日,小卓玛在妈妈和当地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抵达北京,经过两天的休息调理,走进了北京口腔医院。

为什么称她“小卓玛”?并不只是因为她的年龄小,还有一段起源于15年前的援藏医疗救助的缘分。那时的那曲班戈县新吉乡有一位普通牧民斯求卓玛,因颌下长有重达10斤的肿瘤而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2010年她在多位援藏干部的爱心接力帮助下,辗转来到北京口腔医院接受免费救治。当时颌面外科主任韩正学带领团队成功切除了困扰斯求卓玛28年之久的肿瘤,从此她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恢复劳动能力的斯求卓玛在当地政府和广大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生活逐渐得到改善,从以前的贫困户变成了当地承包150多亩草场的富裕户。斯求卓玛深知是北京的医生救了她,是党和政府救了她,逢人便说“共产党,呀咕嘟!”

图为术后的斯求卓玛在北京藏医院向帮助她治病的北京安贞医院医生顾虹(左一)和时任新华社记者唐召明(右二)等人敬献哈达(王普2010年5月20日摄)  

时光流转,来到今天,接诊小卓玛的主治医生就是15年前救治斯求卓玛的韩正学医生,而且负责组织协调此次医疗救助的唐召明也是当年参与报道、救助斯求卓玛的记者。再一次共同参与救治来自那曲的“卓玛”,韩正学和唐召明直呼这“是缘分也是责任”。他们称斯求卓玛为“大卓玛”,称斯曲卓玛为“小卓玛”。

两段跨越时空串联起的感人故事,见证着医疗援藏的坚守与社会爱心的接力。

在北京,小卓玛不仅得到了协会的悉心照料,也享受到医院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服务。北京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陈伟表示,大家各司其职尽心尽力,让她在这儿既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又能够体会到像家一样的温暖。

小卓玛的病情被诊断为“下唇脉管畸形”,医院考虑到治疗方案的可重复性、损伤效应、技术操作以及对患者影响最小化等因素,经研究,决定采用注射治疗来恢复原来唇的外形。同时考虑到患儿年龄和体重,医院对药物剂量进行精细调整,于6月6日为小卓玛进行了静脉畸形硬化术手术。

图为5月27日,小卓玛到北京口腔医院就诊,颌面外科主任韩正学韩正学为孩子妈妈和陪护人员讲述诊断情况 摄影:王茜

图为北京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陈伟看望小卓玛 摄影:王茜

图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会长金书波(右)和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医师韩正学(左)看望小卓玛 摄影:王茜

韩正学表示,手术很成功,目前小卓玛的嘴唇反应良好,颜色已由黑转红。他说,“治疗效果一般在注射后一个月显现,持续半年后我们再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效果不如预期可以再做注射。就目前的效果看,是比较满意的。”

6月10日,小卓玛在北京的治疗告一段落,可以出院了。协会会长金书波等相关负责人和医院的陈伟、韩正学等前来看望小卓玛。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初来医院的紧张和羞涩,她觉得协会的爷爷奶奶、医院的叔叔阿姨,都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她舍不得摘下协会爷爷带上的哈达,拿着医生阿姨送的画笔写写画画,用还生涩的普通话跟医生护士一个一个打招呼、击掌,说“你好”“谢谢”……小小的身影在明亮舒适的病房里跑来跑去,笑声清脆,充满了活力。

小卓玛的母亲强措一直用最朴实的“谢谢”,对每一位帮助过小卓玛的人表达着感激之情。在听到唐召明副会长说还要帮她们实现去参观天安门、登万里长城的愿望时,这位羞涩的年轻妈妈开心笑出声。

图为小卓玛轻抚妈妈强措的头,仿佛在让她放心 摄影:王茜

“我们救治的不仅是一个病人,同时也拯救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将来的日子,小卓玛不用为病痛和外貌而难受自卑,她的家庭也不用再因此承受压力,一家人都会迎来新的生活。”韩正学感慨道。从救助大卓玛开始至今15年的时间里,他对国家的援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今,医疗援藏已从“输血”转向“造血”,北京口腔医院帮助西藏拉萨当地的一些医院建立了口腔科,培养医生,还提供设备和器械。他认为,医疗援藏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增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情谊。而且,国家对于西藏的援助力度之大,成果之显著,离不开援藏干部的努力和付出,离不开社会各界积极务实地落实国家的好政策。“很多像卓玛一样得到救助的病患,即使将来记不得当时为他们诊治的人是韩医生,还是王医生、李医生,但是他们会懂得是党和政府帮助了他们、救助了他们。这是援藏工作最好的回报。”

“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一直致力于服务西藏,助力西藏发展。”唐召明说,“在这次救助中,小卓玛得到很多关心关注,让我们感到高兴和温暖。未来,协会会联合医院持续关注,直到小卓玛全面康复。希望小卓玛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拥有一个漂亮的人生。”

图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到院看望小卓玛 摄影:王茜

从2010年救治大卓玛,到如今小卓玛来京治疗,在高寒缺氧的藏北高原,总有一道道温暖,跨越千山万水而来,让温暖的故事续写。医疗援藏的接力棒,在一代代白衣天使手中传递,社会爱心编织的网络,将温暖和希望送达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