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文旅融合:网红流量变经济能量
| 2025-06-17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甘孜,是康定情歌的故乡、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是茶马古道、藏羌彝民族走廊的融合带,也是红军长征路和十八军进藏的重要节点,还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近年来,甘孜州别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也让“甘孜文旅”逐渐成为一个极具风格特色的地域性IP,为民族地区的文旅融合路子提供了发展方向。
网红出圈,流量如何变“留量”
2020年末,藏族少年丁真纯真的笑容如一道光照亮了川西高原。短短一周内,“理塘”搜索量暴涨620%,当地政府签约丁真为旅游大使,其《丁真的世界》宣传片播放量破2500万次。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开通短视频账号,四年间抖音粉丝超247万,视频全网浏览量超400亿次,他以独特的 “变装” 形式推介甘孜文旅,其中一条茶马古道主题短视频播放量达1.8亿次,后续系列总播放量超7亿次,成为爆款。

图为甘孜文旅局长刘洪与96岁老红军重走泸定桥 来源:甘孜文旅刘洪抖音号
当“网红”出圈,如何将“网络流量”变为“游客留量”?甘孜州敏锐抓住新媒体风口,将个体网红效应转化为系统化传播矩阵。当刘洪在泸定化林坪扶着96岁老红军重走泸定桥,当丁真牵着白马漫步毛垭大草原,这些画面以视觉奇观+情感共鸣的双重力量,触动了亿万网民的心。
除了网红效应,甘孜州政府同步出台激励政策,宣传策略也跳出传统框架。推出《2025年甘孜州新媒体网红达人文旅宣传作品奖励办法(试行)》,设置300万元奖金,对与甘孜文旅相关的原创作品进行奖励。同时,发布 “甘孜味道” 全域美食手绘地图、开展 “千张温泉票免费送” 活动、推出 “4+N”全年文旅体活动等,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2024年,甘孜州游客突破4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471亿元。
非遗活态传承,打造“全域博物馆”
目前,甘孜州拥有4项人类非遗、25项国家级非遗,数量居四川首位。当地创新构建“全域博物馆之州”,建成10个县级博物馆、46个乡村小微博物馆。去年5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如何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甘孜州也探索出自己的路线。

图为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启动仪式 来源:德格融媒体
今年春节与藏历新年期间,甘孜州构建了“非遗研学+文创消费+主题住宿+节庆美食”的产品矩阵,推出了5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并对8个省级非遗工坊进行开放,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在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游客们不仅能够体验手工艺,还能享受到藏式药泥面具DIY、黑陶制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课程,进一步激发了二次消费,提升了整体旅游体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图为2025西博会上的甘孜非遗展厅
古老的非遗更是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火花:2025年春节期间,甘孜州通过AR技术复原茶马古道的历史风貌,数字互动展示吸引23万游客体验;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期间,又以"云端非遗年"为主题举行了56场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参与。而“非遗盲盒”的打卡模式,更是激发了年轻人拍摄传播热潮。

图为巴塘弦子舞 来源:四川日报
巴塘县将千年弦子舞编入学校课间操,弦子跳进了全国春节“村晚”;道孚县藏式壁画元素登上广告灯牌……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绽放新生。
道孚藏民居博物馆、德格宗萨藏医药博物馆、稻城亚丁香巴拉文化博物馆……随着“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的推进,许多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正在甘孜州各地涌现,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持续火热。
传统村落新生,留住根脉创造价值
甘孜州拥有9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数四川全省第一。当地创新提出“四去四保”模式:去景观化、商业化、公园化、城市化,保原生态、原居民、原业态、原文化。

图为乡城县白藏房 来源:四川日报
在乡城县青德镇,白藏房景观吸引着游客前往,每年金秋,村民们用白色泥浆涂刷墙体,延续着四百年的传统。丹巴县中路片区制定《风貌管控图集》,确保古碉楼群原真性;理塘千户藏寨修复古建筑引入非遗工坊;泸定县将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融入村落保护。这些举措让传统村落成为活着的历史,而非商业化的布景板。甘孜州正以“传统村落留住根脉、非遗焕发活力、文旅融合赋能发展”为核心路径,走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三步棋”。
产品体验升级,文旅融合新赛道
今年“五一”期间,甘孜州接待游客137.94万人次,但102家A级景区接待量仅占30%。游客涌向街头巷尾,寻找真实的生活场景。当景区景点不再是唯一目的地,甘孜州该以什么吸引游客?

图为“五一”期间康定街头展出非遗手工艺品 来源:圣洁甘孜
甘孜州迅速调整战略,结合州内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全方位打造文旅“新名片”。今年“五一”假期,在康定市街头,20余位民艺传承人带来了唐卡绘画、藏靴缝纫、酥油花制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演;道孚县街头,“青稞灵感站”“藏式木雕”等互动展区吸引游客驻足;理塘县每日定时上演的“藏舞快闪”,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图为甘孜州道孚县的民宿 来源:四川经济网
打造新的文旅产业增长点,甘孜州还在市场动态中寻找更多着力点。一个趋势已引起甘孜文旅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精品民宿当作“旅游目的地”。近年来,甘孜州民宿产业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全州旅游民宿达到2993家,床位48486个。这些民宿多由传统建筑改建,独特的民族特色很“出片”,成为甘孜州旅游市场“新宠”。目前,甘孜各地都开始探索“民宿+”新业态。仅道孚县泰宁镇,近年来就衍生出“民宿+马帮旅游”“民宿+传统建筑研学”等14种新业态。
旅游动线从景区扩展到全域,文化体验从观赏深化为参与,甘孜州正重新定义文旅融合的内涵。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数字上的辉煌成就,更是实实在在改变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甘孜州将继续继续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共生共荣,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为民族地区的文旅融合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记者 郝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