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科技赋能青稞产业提质增效

2025-07-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近日,记者跟随“‘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报道组,来到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所在的林周县,看到同一批种下的春青稞,有的刚冒出嫩芽,有的已蹿至一米高;矗立在田间地头的农业自动气象站,随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雨量等要素,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则根据其数据,专注记录、观察其生长情况。

在西藏,青稞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林周县,作为拉萨第一产粮大县,其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青稞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4%,并长期面临着低温、干旱等方面的挑战。

为破解这些难题,当地政府联合多方力量,依托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构建起全方位的科技支撑体系,为青稞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高原农业迈向新高度。

林周县委常委、副县长洛旦向记者介绍,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在林周青稞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中心建立了精密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对干旱、霜冻等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此外,还联合多部门构建标准化种植指标体系,推动智慧监测预警体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气候品牌价值构建,助力林周青稞产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今年,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通过气象服务优化播种期,结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将播种时间推迟7天,成功避开低温和强降雨等天气,预计林周县强嘎乡700亩试验田青稞亩均增产超15%。”洛旦说。

“科技的力量,还体现在对青稞种植全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方面。”拉萨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副站长次仁多吉说,“我们通过人工气候室测定,确定青稞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关键气象指标,如拔节期-3℃持续5小时为霜冻临界指标、抽穗期连续15天降水小于10毫米时发布干旱预警等,这些指标为科学种植提供了依据,配合智能防霜冻仪器和人工增雨作业,有效保障了青稞的生长。”

此外,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达瓦顿珠及其团队,通过这些年的气象数据与田间观测,大幅提升种植效率,并利用早期低温促进分蘖。面对气候变暖,跨区域合作构建的种植预报系统连续调整播种策略,确保青稞品种的稳产。并积极参与产学研基地建设,为青稞种植提供数据支持和标准制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这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投入和应用,林周县青稞产业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县13.04万亩青稞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4%、粮食种植面积78%,产量达4.99万吨,产值突破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8.2%,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科技赋能青稞产业,不仅保障高原地区的粮食安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