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甘肃省迭部县:为绿水青山注入“红色动能”

2025-07-18 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

夏日的迭部,林木茂盛,生机盎然。

作为维系长江上游水资源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区域,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纵深推进“林区党建”,聚焦“生态保护、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将党的建设贯穿林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全过程,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建强组织堡垒、推动科学发展三大举措,为绿水青山注入“红色动能”。

协同共治体系更加健全

“以前靠我们几个护林员看护这么大的林子,总感觉人手不够,现在党员干部冲在前头,群众跟在后头,护林人员越来越多,一起守护咱们的家园。”达拉乡生态护林员吉民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林区管理主体多元的特点,迭部县锚定“1234”工作思路,即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夯实组织体系、基层队伍“两个基础”,搭建资源供给、协同联建、电商销售“三个平台”,开展示范引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四大行动”。

在此框架下,一个由县委总揽全局、组织部门统筹协调、林草部门牵头实施、涉林乡镇和单位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逐步成型。同时,迭部县创新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与县域省属管护中心、林场(保护站)的“地企联动”“场乡联建”机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过去林场管林、乡村管地,现在我们一起管。”尼傲乡尼傲村党支部书记英喜手里拿着《场乡联建协议书》和《尼傲林区乡场护林联防责任书》说。

基层党组织堡垒越筑越牢

“我们坚持生态保护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海拔2400米的管护点也不例外。”迭部县林草局副局长杨江林说。

针对林区地广人稀、管护点分散的特点,迭部县探索建立“林业保护中心党委+国有林场党支部+党员管护点”三级组织体系,在14个省属和县属林场(保护站)因地制宜建立“流动党支部”或“党小组”,确保党的组织工作覆盖到生态保护最前沿。

每年3月,迭部县各单位依托白龙江百里风情线绿色长廊万亩绿化生态修复工程,组织千余名党员上山植绿;在防火期,“党员先锋队”守护在各个山口要道;发生泥石流等突发灾害时,“党员突击队”冲锋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迭部林区已开展保护生态主题党日活动100余次,参与党员5000余人次。

同时,迭部县要求在关键岗位亮明党员身份、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林区”。迭部县林草部门将全县森林区域划定为413个管护责任网格,80个地企党组织的2000余名党员认领责任区,带头开展巡山护林、防火宣传、病虫害防治。今年5月,电尕镇林区突发火情,72支党员突击队、1500余名党员半小时内抵达火场一线,快速扑灭山火,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绿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在阿夏乡纳告村党群服务中心里,村民们正在分拣刚采摘的羊肚菌。

“这片林子就是我们的‘绿色银行’,过去靠山吃山砍树,现在靠山吃山护林,‘绿叶子’真能变成‘红票子’。”阿夏乡纳告村党支部书记赛力舟算起了生态账。

当下,正是羊肚菌、蕨菜、虫草等林下产品采摘出售的黄金期,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阿夏乡党委联系龙头企业签订林下产品购销协议,由企业进村入户收购产品,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无独有偶,电尕镇拉路村围绕“农业+康养+旅游+田园养生”发展模式,集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村民通过房屋租赁、资产入股等方式开办民宿96家,年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党员经营户带头承诺“诚信经营,不宰客、不欺客”;尼傲乡依托“党组织+人才+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蕨麻猪养殖和黑木耳种植产业,带动周边19个村、38个合作社、175户农户抱团发展,增收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迭部县在大力开展生态保护行动的同时,聚焦林区经济发展,健全“乡村党组织+林场(站所)党组织+龙头企业党组织+农民合作社党组织”运行机制,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如今的迭部,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群众更富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