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正是新花盛放时——迪庆州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纪实

2025-07-22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纳帕海,藏族向导骑着马匹,带着游客寻找最佳拍摄点,快门声与薄雾谱写着雪域高原的晨曲;午后初霁,无人机伴着云海翻涌升起,捕捉下卡瓦格博的美景;夜晚的独克宗古城内,游客在藏式民宿里品尝酥油茶,窗外的广场上,锅庄舞步律动十足。

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嬗变,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从传统体验向深度融合华丽转身。

循着州委提出的“3331”工作思路,迪庆州旅游业发展有了清晰的战略蓝图和实施路径。这不仅是对旅游产业的宏观统筹,更是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精准驱动。通过做强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服务品质,擦亮“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新场景不断涌现 产业活力在迸发

清晨7时,天光乍放,朦胧薄雾间无底湖的景色若隐若现。

沿着蜿蜒的木栈道深入,潮湿的苔藓混合着泥土的味道钻入鼻腔,来自江苏的游客颜坚玲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我们一家人就是冲着香格里拉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魅力来的,在这里呼吸着自然的空气,太幸福了。”颜坚玲身着亮色冲锋衣,踩在栈道上发出的吱呀声和林间的鸟啼声交织。“我们准备在迪庆深度游,还要去看梅里雪山和滇金丝猴,肯定会不虚此行。”颜坚玲一家人早早作好了规划。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迪庆州累计接待游客1213.92万人次、同比增长21.67%,实现旅游业总花费114.22亿元,同比增长5.16%。而去年的成绩更抢眼,全州累计接待游客3122.98万人次、同比增长23.83%,实现旅游业总花费352.9亿元、同比增长17.78%,增速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上扬的客流量、持续增长的消费收入,生动勾勒出迪庆州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与昂扬态势。

淡季,不再是冷清期,而是体验季与蓄力期。

“过去,人们提到迪庆旅游,脑海里往往只有古城、草原等相对固定的景区,且往往集中在夏季旅游。如今,随着州委、州政府的精心谋划和安排部署,迪庆文旅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等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加强旅游供给的多元化和精细化,‘四季游迪庆’成为迪庆突破季节性与时间性限制的旅游新品牌,让淡季旅游焕发新生。”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唐浚泷表示。

去年雪季,“香格里拉·冰雪之约”在普达措景区如约而至。嬉雪场内,雪圈冲浪激起白色浪潮,雪橇板滑道带来风驰电掣的滑行快感,雪地悠波球则充满了翻滚乐趣……普达措景区还推出秋冬雾凇景观、徒步露营、自然研学等活动,赚足“冬日眼球”,嬉雪场营收突破200万元。同时,普达措景区嬉雪场与香格里拉七星雪滑雪场联动发展,构建起“香格里拉冰雪黄金线”。

去年12月28日,香格里拉七星雪滑雪场正式恢复运营,为香格里拉发展“冰雪经济”再添一员大将。作为低纬度的滑雪场,位于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哈拉社的七星雪滑雪场是距离东南亚各国最近的野外滑雪场,备受期待与关注。滑雪场内,上一个雪季的热闹喧嚣还未散去,雪圈道、初级雪道、戏雪大厅内设备静置,等待着下一个雪季的火热开板。

旺季,不再是拥挤期,而是品质期与爆发期。

夏季,连绵雪山下的牧场恢复了绿意,野花点缀其间,牛羊悠然自得,构成一幅天然的油画。迪庆迎来了旅游的黄金季节。

无论是倒映着蓝天的属都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松赞林寺,还是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上动人的舞姿、纳帕海与远处雪山共谱的一首高原诗,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旅人。各大景区、酒店几乎“一票难求”,热门路线的预订早早爆满,呈现出人山人海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已超越了简单的客流统计,它体现了迪庆旅游提质增效的成果,标志着当地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等多元化方向转变。

无论是冰雪中的静谧与刺激,还是草甸上的生机与绚烂,迪庆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藏族风情和独特的户外活动,填补了旅游季的“空白期”,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体验不断丰富 优质服务在提升

“跟上我,今天带大家进山找松茸。”巴拉格宗景区内的巴拉村村民旦增将小竹篮分发给游客。他熟稔地辨别着林间足迹与菌潭位置,时而低头仔细查看,时而转身讲解。“看,这里有可能藏着大自然的珍宝。”旦增弯腰轻轻拨开叶子,一朵饱满的松茸完整地呈现在游客眼前。回到村中,旦增指导大家将松茸清洗、切片,“生吃也行,煎一下更香”。游客们等不及烹饪就开始品尝。伴着落日,旦增又结交了一群新朋友。

资源共享、利益共担、文化共荣,巴拉格宗景区通过“开发—保护—增值”可持续机制,充分挖掘雪山、峡谷、河流、森林等生态资源开发景点、徒步路线、户外游乐项目,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多维变现,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游客希望有更加原汁原味的体验,我们就想到利用好巴拉村的位置与资源,带动村民加入到景区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景区和村落发展步调统一,才能实现‘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社区共建模式,有利于景区的长期发展。”巴拉格宗景区副总经理七林农布介绍,景区将雪山、峡谷、牧场转化为文化符号,开发“可触摸的文化场景”,如开发运营茶马古道酥油茶馆、巴拉民居博物馆、藏文化体验中心卓玛拉康、非遗体验馆等,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还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岗位,带动增收。

老牌景点想要有新玩法,就需要跳出单一观光模式,转向深度体验与多元业态融合。巴拉格宗景区正推动“旅游+生态教育+文化活化”的创新路径:从门票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将社区居民转化为旅游服务者、文化讲述者、生态保护者,让游客在“玩得新、学得深、吃得下”的过程中,真正感受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共生之美。

“请品尝我们自己酿的茨中玫瑰蜜葡萄酒,生活甜如蜜。”在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润泽民宿内,老板娘鲍春香正热情款待民宿客人。

茨中村地处入藏线路的中转点,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与葡萄酒文化。近年来,茨中村民宿以“红酒民宿”的形象不断“出圈”。

“来了茨中,肯定要品尝一下我们的红酒。基于这个想法,我在自家民宿中提供品酒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茨中。”在鲍春香看来,红酒是茨中被记住的第一步,“红酒民宿”有望成为茨中被留恋的原因。

藏式民宿里,酒香沉醉,不少客人都买下一瓶自酿红酒慢慢品味。“我想做一个小型酒庄,专门提供红酒体验服务,也讲讲我们茨中的故事。”鲍春香为客人斟上美酒。

从澜沧江河谷爬至山巅,梅里雪山雾浓顶观景台上“长”出了多家高端酒店。

“客源不用愁,我们的卖点是梅里雪山的绝佳观景位和藏族人家的民俗民风。”德钦梅里泊度酒店办公室主任李丽丽介绍,酒店在建筑风格及装饰布置中融入了藏族文化元素,还开展守望日照金山、雪山冥想、藏式服饰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雪山经年不变、“我在雪山的家”温暖如一。

近年来,多个高端酒店品牌选择落子迪庆,正是因为迪庆是理想的生态与人文融合的高端旅游目的地,能满足高端客群对自然、文化与高品质生活的多重需求。

随着民宿不断蓬勃发展,高端酒店深耕发力,迪庆的酒店民宿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从“住宿功能”自驱升级为“文化体验空间”,成为游客“打开”迪庆的第一场所。

从注重硬件设施转向注重软件服务和情感连接,不仅仅追求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强调文化理解,力求为游客提供“有人情味”的服务。

在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中,迪庆的文化资源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参与,从简单的消费走向价值共创。

新业态不断延伸 发展动能在增强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将在普达措景区内赏花观湖,体验农耕。”普达措景区随车解说员拉茸央宗开启了一场新的研学之旅。

木屋错落,炊烟袅袅。拉茸央宗向孩子们介绍着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孩子们围坐聆听,笔记本上记满对“生态和谐”的理解。经过一天的研学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手绘生态海报,讲述普达措的故事,将研学收获化作对自然的热爱与责任。

“研学产品广受好评,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研学接触自然生态,能直观感受生态的脆弱性与美丽,从而树立爱护自然的意识。”普达措国家公园副总经理邓云芝介绍,仅研学课程已接待1.38万人次,收入285.47万元。目前,景区已打造“探秘自然”“体验牧场”“湖岸观鸟”“密林赏花”“知路同行”5条差异化主题徒步线路,供不同人群选择;引入户外自行车、森林咖啡屋、轻奢帐篷酒店、丛林飞跃等潮流业态集群。通过多种新业态布局,普达措景区二次消费占景区总消费的比例达66%,标志着景区已成功实现从门票依赖到综合消费的转型,让业态链重塑价值链。

关于“自然”与“野趣”的解读,迪庆州以徒步旅游产业为支点,撬动拓展户外旅游空间、推动文旅融合的杠杆,徒步旅游成为迪庆文旅产业的重要增长点。目前,迪庆州规划并正在打造不同特色的徒步线路,涵盖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哈巴雪山、阿布吉措等区域。同时,积极开发“徒步+生态研学”“徒步+文化体验”“徒步+松茸采摘”等融合产品,丰富徒步体验。

放眼全州,迪庆不再将旅游资源集中在核心景区,而是推动“旅游兴州”战略向全域覆盖。县域、乡镇、村社联动发展,形成了“景区景点集群化、旅游要素配套化、旅游活动多元化”的全域旅游格局。

从香格里拉市区到梅里雪山脚下,关于新业态的探索不断涌现。

“把大门打开,关于生存和经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松源面对旅游市场转型、消费者需求多样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摆地摊到成为梅里雪山郎李格浪主理人,洛绒在飞来寺观景台的5年折射出梅里雪山旅游开发的进化史——观景台不再只是物理视角的眺望点,而是承载文化交互、社区共生的载体。

“看着非遗展示、农特产品、7D影院入驻,我的咖啡馆也越做越大,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洛绒的悬崖酒店也已在筹备中,扎根梅里雪山是这个甘孜汉子最正确的选择。

通过创意设计、跨界联动和产业融合三大抓手,梅里雪山景区构建了“旅游+”多元化产业生态,实现业态密集上新。

梅里雪山祈福邮局将传统邮政服务与景区文化服务创意相结合,以梅里雪山主题邮票、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为载体,游客通过“寄出一张雪山祝福”,加强与景区的情感连接;以雪山风光、珍稀动植物为设计元素,梅里文创推出冰箱贴、书签、雪山杯、梅里“羊”等兼具艺术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的文创衍生品,让游客带走“梅里故事”,提升景区文化附加值;以“摩旅+风景”的深度融合,成功将传统交通节点升级为特色文旅体验点,野行大湾站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休憩、补给、车辆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精心设计摩旅主题打卡点和智能导览系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自业态升级以来,景区收入较“大门打开”之前多了10倍。

旅游业态升级并非孤立进行,而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度融合,形成了强大的联动效应。这种融合共生的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边界,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迪庆旅游产业的这场新与变,不仅是一地的风景蝶变,而且是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诉求间追求平衡的写照,更是一场关于发展方式、体验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