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甘肃省甘南州:为产业发展插上“智慧翅膀”

2025-08-17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先后选育出16个甘青系列青稞新品种,其中,甘青4号等7个青稞品种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占国鉴品种的77.8%,甘青8号等6个青稞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相继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甘南州科技局立项的两轮青稞产业化良种繁育体系项目带动下,初步构建了甘南州青稞原原种、原种和良种三级繁育体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研发出青稞挂面、青稞茶等系列青稞产品,成功打造了“扎尕那”“桃渊紫”“云端羚城”等青稞品牌,认证青稞系列绿色食品15个,入列甘味品牌2个;

…………

青稞是甘南州的特色优势作物。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坚持把青稞产业作为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出台了《甘南州“牛羊猪鸡菜果菌药+青稞”8+1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总体方案(2024—2025年)》和《甘南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强力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赋能青稞生产

在碌曲县阿拉乡立池村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无人机飞防的高效性让农户们切实受益。

过去,农户喷洒农药、施肥全靠人工,不仅耗时费力,还难以保证作业均匀性。如今,随着无人机飞防技术的推广,这一局面得到显著改善。无人机凭借灵活的操作性能和精准的喷洒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调整药量和范围,实现“按需供给”,既减少了农药和肥料的浪费,又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前我们喷洒农药,全家老小都要出动,一天下来还干不了多少。现在有了无人机,一会儿就干完了,而且喷得还更均匀,省时省力,青稞的长势也特别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碌曲县阿拉乡立池村村民完代克说。

近年来,甘南州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将无人机飞防技术广泛应用于青稞、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生长领域,通过精准作业、高效服务,有效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曹钧介绍:“今年,我们开展以种药肥水、耕种管收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和农机农艺措施的深度融合,青稞种植机械化率和技术集成率达到了80%以上。”

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在甘南州合作市,有一家专注于青稞深度开发与价值传递的公司——云端羚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自2020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研发与市场开拓,建成青稞种植基地,完成青稞初级农产品认证,研发青稞麦片系列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1091万元,青稞挂面、青稞饼干、青稞麦脆升级版取得青稞低GI认证。

这得益于甘南州科技局和合作市政府的帮助,甘南州科技局以技术创新为引导,引进特异优质青稞种质资源,开展青稞多元化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公司生产优质的青稞深加工产品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公司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网络,线上入驻主流电商平台,直达终端消费者;线下深耕商超、精品健康食品店,并与餐饮、食品企业建立稳定供应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让优质青稞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公司年收购青稞50吨左右,带动163户农户增产增收。

如今,甘南州青稞产业正从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种—加—销—文旅”全产业链转型,逐步实现“粮食安全、种业自主、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和产业升级”的目标,为甘南州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人才支撑产业发展

去年以来,甘南州从10个州级科研推广单位共选派“三区”科技人员120名,争取国家经费240万元,为全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重点科技项目论证评价提供智力保障。

下派的科技人员深入一线,结合县(市)产业发展布局和农牧村生产生活一线的技术需求,开展了青稞、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作物的品种更新、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实用配套技术引进、设施农业高原蔬菜种植和各类技术的示范推广。

在田间地头、农牧民家中、农牧村集中活动场所,为农牧民手把手进行了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政策讲解和技术培训,做到了结合农牧村产业发展需求问诊把脉和手把手指导,为农牧民群众的增产增收发挥了引领示范和指导帮助作用。

在这些科技人员的帮助下,近年来,甘南州各县市累计建成青稞原种繁育田5460亩,平均亩产由152公斤提高到230公斤以上,认证青稞系列绿色食品15个,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在中藏药材产业方面,开展道地中藏药材提纯复壮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建立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育基地,开展人工野生驯化及人工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实现野生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为了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甘南州科技局还牵头组建甘南州数字智慧牧场,逐步完善畜产品全流程溯源监管体系,提升产品品质,支持华羚、燎原、安多、雪顿等龙头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成企业技术中心等牦牛乳研发机构,搭建甘肃省牦牛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破解产品稳定性和溶解性差的技术难题,转化推广牦牛肉精深加工、牦牛乳制品研发等科创成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0亿元。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