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外卖行业的奋斗者以快赢订单——跟拍美团单量王乔金忠的送单日常

2025-09-17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

清晨7点的拉萨,凉意未散,乔金忠已检查好“战友”电动车,开启一天的配送;送完孩子,扎进早间配送潮,他用热情与熟练应对5公里陡坡订单;一壶甜茶、一碗藏面的间隙,藏着他20年的拉萨情与对家人的牵挂;为送儿童药抄近道,他在效率之外更添温度。

从清晨到深夜,50余单配送,他是外卖行业的奋斗者,也是拉萨变迁的见证者。在系统派单的规则里,他以“快”赢订单,更用坚守与善意,成为高原城市烟火气里的动人一笔。

8点启程送完孩子

扎进拉萨早间配送潮

清晨7点,拉萨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日光尚未完全穿透云层,秋日的拉萨清晨带着些许凉意。乔金忠已经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来到楼下,仔细检查他那辆陪伴多年的电动车,擦拭车把、检查电量、查看送餐箱是否干净整洁。这辆电动车是他跑单的“战友”,在过去无数个日夜,载着他穿梭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无论风雨,从未掉过链子。

早上8时,乔金忠骑上电动车,把小儿子送到学校后,开始穿梭在拉萨的街道上。此时,手机里的美团骑手App不断传来新订单的提示音,目的地是位于拉鲁社区的一家茶馆。他到达早餐店时,老板早已将几单外卖准备好了。“乔师傅,今天又这么早!”老板笑着打招呼,乔金忠也回以爽朗的笑容,一边回应一边快速将餐品放入送餐箱,动作麻利。

第一单是一份藏式甜茶和酥油饼,要送到距离早餐店约5公里外的一个小区。乔金忠小心地将送餐箱固定好,启动电动车。巷子里路面坡度起伏较大,遇到上坡时,他会微微起身,用力蹬着踏板,以确保电动车能顺利前行。一路上,他熟练地避让着赶着上班的市民和偶尔经过的车辆。

早上8点30分,乔金忠准时到达送餐小区。他打电话联系客户,不一会儿,一位年轻人下楼取餐。“谢谢你啊,师傅。”年轻人接过餐品,笑着说道。乔金忠笑着摆摆手:“应该的,祝您用餐愉快!”说完,他又迅速返回电动车,准备前往下一个取餐点。

乔金忠所在的站点实行早班制,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持续到晚上8点,中午1点至3点是固定休息时段。他揉了揉耳朵说,这份工作没有“捷径”,核心就藏在“送得好系统就派得多”的规则里。不同于自主抢单的灵活,系统派单更考验效率,“你每单都能送好的话,系统后续派单的节奏就会跟着快起来,根本不愁没单接。”

一壶甜茶一碗藏面

藏着多年的拉萨情

上午11点,订单迎来高峰期,乔金忠的手机响个不停,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新订单。他一边确认完路线,一边在心里计算着各个订单的位置和送餐时间,合理规划路线。“这个时间段一定要争分夺秒,不然顾客等久了会不满意。”他说。

上午11点30分,乔金忠的配送APP显示已完成近20单。他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对记者笑着说:“送完这单,先去吃口热的。”记者跟着他到公寓送完最后一单,走进附近一家熟悉的茶馆。乔金忠熟门熟路地点单:“一壶甜茶,一碗藏面。”等餐时他聊起自己在拉萨已经待了20多年,早就爱上了这里的味道,“送外卖这些年,每天都来这儿吃藏面、喝甜茶,一碗面下肚,几杯茶暖透了,一上午的累劲儿就全散了。”

很快,热气腾腾的藏面和甜茶被端上桌。他呼噜噜地吃完面,又捧着茶碗喝了两口,才掏出手机给妻子打去电话,妻子在八廓街做藏装生意,电话里两人没说几句家常,就聊起了在区外上学的大女儿,语气里满是牵挂。

“我爱人是藏族,我们俩带着两个孩子在拉萨打工过日子。”挂了电话,乔金忠补充道,虽然平时忙得脚不沾地,但一到休息日,一家人就会回山南老家,“回去看看,心里踏实。”

吃过饭,乔金忠再次戴上头盔,开始了接单模式。他说,2020年,他看到骑手工作时间灵活、能当日见钱,便报名加入美团,随着即时零售这种生活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订单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骑手数量也多了起来。“那时候站点才100多人,现在快400人了,全拉萨的骑手都1000多人了。”

经常为送药抄近道

骑手的速度与温度

下午3点,乔金忠准备稍作调整,手机弹出一则远距离订单提醒。起初他本想放弃,可当看清订单备注是“儿童药品”时,他“确认接单”,转身跨上电动车就往取药点赶。

“孩子等着用药,不能耽误。”他攥紧车把,目光专注地扫视着路面。常年跑单练就的熟路派上了用场,导航显示需10多分钟的路程,他果断拐进熟悉的小巷抄近道。短短几分钟,电动车就停在了小区单元楼下,他提着药盒一路小跑,喘着气将药品递到等候的家长手中。

“没想到这么快!太谢谢您了!”家长连声道谢,当场在平台写下好评。乔金忠摇了摇头,笑着摆手:“应该的,孩子没事就好。”话音刚落,他又快步下楼,电动车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朝着下一个订单赶去。

“拉萨的巷子我闭着眼都能摸透,抄近道不是图快,是怕家长急得慌。”事后乔金忠跟记者解释。只是这份与时间较劲的工作,从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过因客户填错地址、自己却被投诉差评的委屈,也记得那次凌晨1点送烧烤到KTV的糟心事,顾客醉酒不接电话,让他把餐放门口,转头却以“没收到”为由给了差评。

“说不委屈是假的,但大多数顾客的体谅,总能把委屈冲散。”乔金忠语气软了下来,“有时候送晚了,顾客一句‘没关系,辛苦了’,心里就暖烘烘的。”而顾客的每一条好评,平台都会给他奖励,“钱不多,但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也能多补贴点家用。”话语里,藏着普通劳动者的实在与满足。

傍晚6点,乔金忠依然在忙碌着。晚餐时间的订单又多了起来,他在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夜市之间穿梭……

城市见证者

用车轮记录拉萨的成长

乔金忠的配送路线,藏着拉萨的变迁。“你看天海路,现在全是商铺和餐馆,以前只有几间小铺子,我跟着爸妈在拉萨做生意时,拉萨没有大商场,拉鲁桥附近只有几户人家,后面全是种菜的,现在你看,多繁华,发展得太快了。”乔金忠说。

晚上9点,乔金忠送完最后一单,电动车快没电了。卸下一天疲惫的他载上小儿子有说有笑地往家走,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机APP显示,乔金忠今天完成了51单,比昨天多3单,还收到5个好评。

这一天,他不仅用速度和汗水完成了工作,更用耐心和热情传递了温暖。在拉萨,乔金忠和众多像他一样的骑手,成了连接商家与客户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美团外卖进驻拉萨后,各类商家纷纷开启线上经营,线上订单量与日俱增,也带动了线下骑手行业的蓬勃发展。据美团外卖拉萨地区负责人介绍,目前拉萨共有1300余名骑手,藏族、回族、汉族骑手共同构成了这个忙碌而充满活力的群体。其中,藏族外卖骑手中年轻人占比颇高,20岁至30岁的骑手占比超过六成。“现在平台上几乎能买到所有东西,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更多工作机会,也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乔金忠感慨道,“除了餐食茶饮,我送的订单里还有药品、护肤品、生活用品等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手记

随着“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新业态崛起,以及相关数字基建的不断完善,拉萨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就业机会也越来越丰富。这不仅为本地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吸引着像乔金忠这样怀揣梦想的人前来逐梦。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