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筑底,用五维赋能:四川黑水绘就民族地区发展新画卷
| 2025-10-25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10 月 24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办 “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水专场。会上,黑水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刘俊围绕 “生态引领、五维赋能描绘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主题,向外界生动讲述了黑水县的发展故事。

黑水县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近年来,黑水县以“冰川彩林为笔、生态价值为墨”,描绘了一幅“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画卷。凭借扎实的发展成效,黑水县先后斩获 “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荣誉,成为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亮眼标杆。
谈及黑水县的发展实践,刘俊从多维度展开介绍。在生态守护层面,当地将创建 “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作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 “六大提升行动”,以系统化举措筑牢生态根基。如今,这片土地的生态优势愈发凸显:森林覆盖率达41.43%,草原覆盖率更是高达86.1%,水、气、土壤等关键环境指标达标率均保持100%,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四川省前三,更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生态县,为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培育上,黑水县立足高原独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构建起层次分明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方面牢牢守住高原粮食生产这一 “基础产业”,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重点发力色湾藏香猪、生态果蔬、道地中药材三大 “主导产业”,同时培育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蜜、高原水产、早实核桃、林麝五大 “特色产业”,形成多元互补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已有13 个农产品通过 “三品一标” 认证,其中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 “色湾藏香猪”,更首次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出川供港,让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工业发展则始终紧扣 “生态” 主线,黑水县坚持 “清洁能源 + 生态制造” 双轮驱动。在清洁能源领域,全县光伏装机容量达50 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109 万千瓦,每年可向外输送约48 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 余万吨,为 “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在生态制造领域,当地特色产业同样亮眼,冰川泉水相关企业年产值超2000 万元,牦牛绒加工产品年产值也达到2000 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黑水县以浙江 “千万工程” 为借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通过精准培育,已打造出3 个省、州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8 个示范村,还获评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进,全县104个行政村实现乡村路网通畅,为城乡物资流通、群众出行提供便利;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当地群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劳务收入占比高达70%,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旅游业更是黑水县的一张 “金名片”。刘俊提到,当地明确 “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 的建设目标,持续推动旅游品质升级:加速达古冰川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进程,成功推动卡龙沟、三奥雪山晋升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同时培育出一批优质旅游品牌,嘎尔庄园获评 “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羊茸村入选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人生第一座雪山”“最近的遥远”“冰川下的彩林小城” 等特色旅游 IP更是广受欢迎,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高原风光。

刘俊表示,未来,黑水县将继续坚定贯彻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理念,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持续书写民族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黑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