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定日地震灾后重建民房均已全面建成并交付

2025-11-01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日喀则积极开展了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图为定日县森嘎村

图为灾区群众入住新家

人民至上,扛起重建的千钧重担 

此次重建,共涉及7个县、47个乡镇、486个村,任务极其繁重。重建民房2.2万余户,维修加固1.05万余户,总面积达416万平方米。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重建布局,以及高寒缺氧、地质复杂、有效施工期短等挑战,日喀则上下将使命扛在肩上。震后第3天,重建的蓝图便开始绘制。3月初破土动工,6月初全面开工,截至目前,所有重建和维修加固的民房全部建成并交付钥匙。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背后是134家企业、2600余名施工管理人员、6.1万余名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以及市县乡村6600余名党员干部的一线蹲守与保驾护航。

新旧蝶变,家园面貌焕然一新 

灾后重建,不仅是为群众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更是一场关于生活与希望的重塑。 

从“老房栖身”到“新居筑梦”,崭新的门窗迎来了崭新的生活。灾区群众口中说得最多的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深深感恩。这份跨越山河的关怀,化作了他们建设新家园、守护新生活的坚定信心。 

灾区面貌实现华丽蜕变。昔日的断壁残垣,已蜕变为安全稳固、功能齐全的宜居家园。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重建引入了“客厨卧分离”的现代居住理念,6种不同户型避免了“千村一面”,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配套完善的水、电、路、讯等设施,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这不仅仅是一场“物质的重建”,更是一场引领生活方式的“精神重塑”,群众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成为灾区最动人的风景。 

同心铸魂,民族团结之花璀璨绽放 

在这场重建硬仗中,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精神得到了极致彰显。 

来自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各民族的建设者,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托举起灾区的新家园。内地技术工人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促进了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 

重建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创收2.46亿元,让群众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这场轰轰烈烈的重建,让灾区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感情更加真挚。 

淬炼升华,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灾后重建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和锤炼。市县乡三级党员干部在应急处突、系统谋划、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一线,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党旗在重建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干部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任务最重的地方,干群关系在并肩奋战中变得更加紧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决定性增强。 

回顾这段重建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至上是力量源泉,民族团结是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如今,一个焕发新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板,正巍然屹立于世界屋脊,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关于坚韧、团结与重生的伟大故事。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