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到中华斑羚
| 2025-11-03 来源:四川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 | 分享: |
近日,四川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回收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一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的清晰活动影像。这是该保护区安装红外相机开展监测工作以来,首次捕捉到这一珍稀物种的踪迹。


画面中,一只体格健硕的中华斑羚毛色呈灰棕色,正灵活穿梭于陡峭的岩石间,时而驻足观察周边环境,时而迈动脚步继续前行,尽显“岩壁精灵”的灵动姿态 。其尖蹄在岩石上稳稳支撑,展现出适应崎岖地形的独特优势,这与中华斑羚偏好栖息于高海拔山地森林、灌木丛及多岩石区域的习性相符 。
中华斑羚又称中华灰斑羚,体长约一米,体重二十至三十公斤,以草本植物、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濒危物种,它已被列入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2023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种群保护价值极高 。此前,由于栖息地片段化和非法狩猎等因素,其野生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踪迹愈发难寻 。
“此次中华斑羚现身,是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直接印证。”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保护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通过建立管护网格、加大巡护力度、打击非法狩猎等行动,为野生动物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显示,除中华斑羚外,区域内还频繁记录到多种陆生野生动物活动迹象,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下一步,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将增加红外相机布控密度,扩大监测范围,持续追踪中华斑羚的活动轨迹与种群状况,为开展针对性保护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同时,将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来源:四川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