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我国全面打造食品安全最严谨标准体系 吃得放心有章可依

2022-06-28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6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进展成效。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评估等工作职责,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树立大食物观,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全面打造最严谨标准体系,吃得放心有章可依。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是生产经营者基本遵循,也是监督执法重要依据。10年来,组建含17个部门单位近400位专家的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坚持以严谨的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建立了程序公开透明、多领域专家广泛参与、评审科学权威的标准研制制度,以及全社会多部门深入合作的标准跟踪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公信力。截至目前,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19项,包含2万余项指标。

着力强化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及时预警维护健康。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两大监测网络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已覆盖7万余家各级医疗机构。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类别涵盖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蔬果、蛋奶、肉禽、水产等全部32类食品。

主动践行大食物观,助力“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大力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加强对一般人群和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重点人群的科普宣教,广泛开展合理膳食指导服务。组织建设一批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学校等试点示范。通过社会共治共建,保障群众获得营养知识、营养产品和专业服务,提升食品营养场所的可及性便利性。

刘金峰说,学生饮食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卫健委始终将校园食品安全和防范学生食物中毒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将学校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作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重要内容。二是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三是组织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动员全社会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总体来看,校园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下降趋势,未发生涉及校园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无死亡病例发生。

近年来,通过组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2020年我国18—44岁居民平均身高分别为男性169.7厘米、女性158.0厘米,比2015年分别增加1.2厘米、0.8厘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各级疾控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逐年开展监测评估显示,学生贫血率从2012年的16.7%下降到2021年的11.4%,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从2012年的8.0%下降到2021年的2.5%。(白剑峰)

原标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从“吃得安全”迈向“吃得健康”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 青海打造世界牦牛种源基地

    “在玉树,牦牛产业既是优势,更是龙头,选择玉树牦牛,把玉树州打造为世界牦牛种源基地,是我们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做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具体举措,将有力推动玉树州乃至全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
  • 劳保用品添“智” 劳动安全加“码”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帽、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安全带等劳动保护用品(以下简称劳保用品),事关职工的作业安全。
  • 国家卫健委:截至目前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19项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27日介绍,截至目前,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19项,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加工到产品全链条、各环节主要的健康危害因素,保障...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