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千里郑渝一“线”牵——郑渝高铁为中西部发展“加速”

2022-06-29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海报设计:殷哲伦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题:千里郑渝一“线”牵——郑渝高铁为中西部发展“加速”

新华社记者

郑渝高铁近日开通运行。这条联结西南和华中、华北等地的交通大动脉,穿越千山万水,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把重庆和郑州、长江和黄河更紧密地联结起来,为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加速”。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郑州首发G3401次列车驶出郑州东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交通之变:西南地区新增一快速客运通道

白帝城,三国时期刘备托孤之地。公元759年,诗人李白行至此地遇赦,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在当时看来无比夸张,但用来描写刚开通的郑渝高铁,则恰如其分。

这是2022年4月9日拍摄的长江巫山段景色。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郑渝高铁,京昆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经过万州、奉节、巫山等三峡库区后,一路向东北飞驰而去,经过巴东、襄阳进入河南境内,随后抵达中部交通枢纽郑州,形成我国西南地区又一快速客运通道。

“新建郑渝铁路重庆段工程线路起始自鄂渝省界,正线全长183.865千米,桥梁32座,新建双线隧道27.5座,桥隧比98.18%,为中国第一条桥隧比超过90%的复杂险峻山区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渝黔渝万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黄旭说。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重庆首发G52次列车从重庆北站发车。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重庆奉节,白帝城所在地,一夜之间迈入高铁时代,迎来发展的新局面。“奉节位于渝东北地区,过去不通铁路,开车到重庆要4个半小时,交通不便阻碍了经济发展。”奉节县交通局局长彭书山表示,随着郑渝高铁通车,奉节到重庆的时间缩短为1个多小时,到郑州的时间也仅需4小时左右。

奉节的交通之变,是整个三峡库区乃至西南地区的缩影。

“郑渝高铁将重庆至郑州的交通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4小时,并通过郑州‘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使重庆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合肥、济南等重要城市的交通时间也极大缩短,这有效促进了西南地区与华中、华北以及华东等区域的更高效对接与流通,对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刚说。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郑州首发G3401次列车在郑州东站等候发车,工作人员在现场庆祝。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发展之变:中西部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兴材料是中部城市郑州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西部直辖市重庆的支柱产业。重庆和郑州在产业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异。郑渝高铁的开通,将大大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对强化供应链协作、确保供应链安全、降低物流成本等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2022年6月27日拍摄的位于重庆的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两江智慧工厂车间。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2008年,我们从河南发一车货到重庆,需要三五天甚至一周,现在只需要一两天。”重庆市豫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伟杰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做市政设施新材料产销,郑渝高铁开通,将进一步拓展产品辐射力,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不仅仅是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也将随着郑渝高铁开通进一步集聚。“以前,中原人才喜欢去东部沿海地区。郑渝高铁通车后,高层次人才流动会更加频繁,去西南地区将成为一种重要选择。”重庆市周口商会会长黄辉说,同时,信息流、资金流也将随着人才和产业加快流动,帮助成渝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和中原地区强化供应链整合和产业提档升级。

“郑渝高铁将中原、成渝两个城市群以及中西部两个开放高地联系起来,让双方增加了一条走出去的快速通道。”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说,郑州可以利用重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优势,重庆可以利用郑州的航空和铁路网络优势,二者的交通物流将更为顺畅,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显著增强。

这是2022年6月14日拍摄的巫山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文化之变:江河文明深化融合蕴新机

郑渝高铁既是一条打破时空距离的有形通道,也是一条促进文化交流的无形通道。

重庆巫山,大溪文化遗址考古现场。专家们发现,这里出土的折沿盆、敛口钵、弇口瓮和小口直领罐等陶器,与河南仰韶地区出土的陶器,外形近似而各属自身系统。“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就存在一定的交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考古专家彭学斌介绍说。

这是2022年6月14日拍摄的奉节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唐宋以来,李白、杜甫、刘禹锡等无数文人骚客在如今的郑渝高铁沿线,留下众多千古名篇。尤其是故乡在郑州巩义的杜甫,在重庆写下了数百首诗篇,其中仅在奉节就写下400余首。

今年初,为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而郑渝高铁所经过的三峡库区,正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核心区域。

国潮风起,文化大美。近年来,郑渝高铁沿线各地纷纷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了《归来三峡》《三峡之光》等大型文化产品,深受观众喜爱。随着郑渝高铁的开通,两地宝贵的文化资源将进一步突破区域阻隔,沁润更多人的心灵。

“近年来,我们一直苦练内功,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人文和生态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就是想借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郑渝高铁通车的契机,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说。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聂晖等专家表示,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郑渝高铁开通带来的融通效应,将促进流域地区的文化力量愈加勃发,助力流域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记者:李勇、王丁、韩振、张兴军、双瑞、陈青冰)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