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着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十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向优质高效迈进

2022-08-03 来源:新华网 分享: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田晓航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过2.8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院、超八成县级综合医院设有中医科……国家卫生健康委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供给更加全面、有力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制定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颁布实施中医药法,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保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国中医药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政策举措更加健全。

2022年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剂师根据处方调配中药。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余海洋说,总体来看,中医药政策供给更加全面、有力,促进了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余海洋说。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十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支持3.67万个中医馆建设,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超八成县级区域设置了县级中医院……发布会上透露的系列数据,勾勒出一幅日益完善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全面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融入健康中国行动。数据表明,如今,98%以上的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看中医更加方便。

2021年7月11日,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治未病中心医师在为患者做足底反射疗法。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强基层”的同时,我国积极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赵文华介绍,6所中医类医院纳入“辅导类”的国家医学中心创建范围;20所中医院被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范围;8个中医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开展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巩固扩大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版和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中西医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十年来,我国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堪称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说,我国推动中医药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建立了“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机制,为保障群众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深化医改中放大惠民效果

在北京市的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药服务充分融入百姓生活,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社区常见病、慢性病制定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还通过开展中医家庭保健员培训,向辖区居民传授拔罐、刮痧等常见中医技术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2021年,这里的中医诊疗量达14万余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数的30%。

2020年6月5日,在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特色疗法中心,医护人员给市民进行针灸治疗。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基层中医馆建设有力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深化医改过程中,我国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还积极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赵文华介绍,2021年,在30个省(区、市)的827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区)中,68%的试点县(市、区)中医院参与了医共体,约34%的试点中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参与了医共体。

十年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放大了惠民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满意度。

“我国初步建成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赵文华说,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中医总诊疗人次数达到10.58亿。

据介绍,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记者田晓航、李恒)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