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记者手记:“投资”地球从珍爱野花开始——写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

2023-04-22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徐剑梅 分享:

新华社美国恩尼斯4月22日电  记者手记:“投资”地球从珍爱野花开始——写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4月22日,第54个世界地球日悄然来临。在地球上人类足迹所至和不至之处,雨开风落,野花蓬勃。

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说,根据定义,野花是未被人类改变的原生花卉;世上所有花朵都起源于野花。

4月1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乡村地区蓝帽花盛开。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摄

美国得克萨斯州早在1901年就把一种羽扇豆属野花设为州花。它的花朵形如旧时西方女性便帽,以蓝色为主,故名蓝帽花。得州东北部小城恩尼斯每年4月举办蓝帽花径节,周边多条乡村公路穿越蓝帽花等各种野花盛开的田野和牧场。驱车漫游其间,但见千万朵野花蓝得饱满,粉得娇嫩,黄得灿烂,紫得梦幻,绿得清幽。风吹花动,蜜蜂嗡嗡、蝴蝶翩跹,鸟儿啁啾。

4月16日,一只蜜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恩尼斯地区一片野花草甸上采蜜。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摄

野花草甸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野花为昆虫提供食物,而禽鸟和许多其它动物又以昆虫为食。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说,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食物,包括大部分水果和蔬菜,都依靠昆虫授粉。在夏季,一英亩(约4047平方米)野花草甸一天能绽放300万朵花,每天可养活将近9.6万只蜜蜂。很多野花可入药,对古代人类健康和现代医学贡献非凡。

从环保角度,茂盛的野花草甸具有深入土壤的复杂根系,不仅可通过储存雨水减轻洪涝灾害,还能固氮和稳定土壤,阻止土壤养分流失。野花草甸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林地一样多,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野花本身也是气候变化的观测指标。像蓝帽花这样的一年生野花,对发芽期间气候模式变化敏感。更干旱的夏,更湿润的秋,更温暖的冬,都会影响开花周期。今年得州蓝帽花季提前,就被一些专家视为全球变暖长期趋势和气候变化加速的征兆。

野花对道路等公共空间的景观美化也功不可没,在炎热干燥、地势平坦的得州尤其如此。得州是美国第一个在州际公路两旁播撒野花种籽的州;来自得州的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了1965年美国高速公路美化法,并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美。如今,得州政府每年购买约13608公斤野花种籽,播撒在全州约129万公里高速公路两旁。得州交通部网站说,野花无需修剪照料,降低了维护公路景观所需经济和人力成本。

多年来,野花常因人类活动、杀虫剂或除草剂滥用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大片消失,进而威胁授粉昆虫的生存和遗传多样性。在欧洲,蝴蝶种群因失去野花资源而数量骤减,一些国家为此专门开辟野花带。在美国,仅得州今年已有两种野花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恩尼斯蓝帽花径节期间,野花徒步游向导劳拉·贝蒂告诉新华社记者,没有野花,大自然的循环会被打破,人类饮食和生活方式都将改变。“野花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未来就在哪里。”她说。

这是4月16日拍摄的美国得克萨斯州恩尼斯附近的野花草甸。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摄

必须指出,如果把野花之于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仅归因于种种“功用”,那将谬以千里。即便从环保角度,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所言,20世纪一大杰出科学发现,就是土地的复杂性;询问某种动植物“有什么好处”,就是一个最无知的问题。

古今中外,野花一视同仁地滋养着全人类的心灵。无论在哪个国家,也无论乡村和城镇,人们都能觅见野花。但不同地域的野花往往不同,这种地域性,使野花带来独属于家乡和童年的亲切感,伴随游子一生乡思和乡愁。而野花自在生长的诗意之美,更是精神瑰宝。美国环保主义者哈维·布鲁姆说得好,人类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创造,但无法创造“日落、松林、风奏出的音乐、森林深处的潮湿气息,抑或一朵野花羞怯之美的替代品”。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这是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句。可能很多中文读者不知,英文原句中的一花,完整翻译是一朵野花。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投资我们的星球”。践行这一主题,或许可以从珍爱一朵无名野花做起。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