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世界超市”敢为敢闯谱新篇——开局之年看义乌

2023-06-14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义乌国际商贸城俯瞰。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义乌国际商贸城,车如流水马如龙。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天86400秒,这里的车流量高达日均88600次,平均一秒钟就有一辆车进出。商机在这里涌动,生意在这里兴隆。

对义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先后12次来这里调研考察,将义乌的发展概括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这12个字,是义乌故事最生动的总结。一不临海、二不沿边的义乌,硬是建成了全球“小商品之都”,成了有口皆碑的“世界超市”。

“今年一季度以来,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日均进场外商达2000多人次,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洋说。

这座“世界超市”为何人气越来越旺?踏上这片热土,答案逐渐清晰。

人气旺,旺在营商环境好。

在义乌,开一家公司要花多少时间?在义乌市政务服务中心,杨晓敏正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自助开办企业,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流程,打印出的执照还能免费寄送,这让她感到“便捷又贴心”。

约旦商人穆德来义乌已经21年,对这里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义乌是很适合做生意的地方,这里真的能帮你解决问题。”

印度商人洛基也深有感触,“义乌政府部门创建了各种微信群,有什么事情,只要在群里说一句,很快就会有工作人员联系解决。”

人气旺,旺在开放程度高。

从义乌铁路口岸向西,“义新欧”中欧班列一路奔驰。今年以来,“义新欧”已往返运行逾700列,发运近6万个标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面对外需低迷,义乌坚定“走出去”,拓市场。从去年11月以来,义乌已经组织7个团、320多家企业赴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地,签订了超1亿元的订单。

今年义乌外贸稳中有进。“1—4月,义乌实现出口1476.4亿元,同比增长13%,占浙江出口总额的12.8%。”义乌海关办公室副主任杨嬿翔说。

人气旺,旺在数字赋能快。

“新客户中靠线上引流的占到30%以上。”捷豪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傅妙玲越来越重视国际商贸城的线上平台Chinagoods,买家一搜索,店铺全呈现,客商主动上门货比三家,生意也比原来多。

走进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的未来工厂,数条机械臂上下翻飞。“通过车间智能化改造,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了55%,运营成本下降28%,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企业IT中心副总监曾建根介绍。

义乌一米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样品间,同样的螺丝钉经过不同包装,价格相差很大。“我们通过分析海外市场的消费偏好,帮国内商家精准制定销售策略。”公司总经理朱蓉芳说,“这样的信息对接服务,能帮国内商家把利润提高10%。”

深入义乌就会发现,这里处处是活力,人人都在想办法。“世界超市”里,流淌着一股子“敢为天下先”的精气神。

政府敢为——

“高质量发展要有高效率的改革机制。”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局局长朱毅说。保证改革的高效率,就得及时掌握企业的痛点。义乌不仅定期走访企业,还给每家企业配了一名“驻企服务员”。遇到困难,一个电话,必有回应。

义乌外国客商多,为了解决涉外纠纷,义乌创造性设立了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大胆采用“以外调外”模式,聘请通外语、精贸易、有信誉的外籍人士参与涉外纠纷调解。目前,外调委已成功调处涉外纠纷1170起,涉及金额1.28亿元,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6%。吉尔吉斯斯坦姑娘米卡刚刚调解完一起涉外贸易纠纷。“接触的纠纷越多,越能感觉到中国式调解的鲜明特色。”米卡说。

企业敢闯——

在商贸城一区的店铺里,银蒂银饰负责人朱素芳正阅改设计团队交来的版样。她必须保证每天有10个以上品类的更新。“一个小商品卖得好,可能第二天就会有同款。只有不断上新,让别人赶不上,才能更好在这里立足。”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商户练就了强大的内功。看似简单一顶帽子,10年前义乌商户还要组团去别的国家学习版式设计;如今,美泓帽业负责人陈鑫平说,国外九成产品是“义乌造”,“时尚设计义乌已站到了前排”。

群众敢试——

在江北下朱电商小镇,总能遇到拿着手机做直播的视频团队。“这里是凭一个手机就能创业的地方。”义乌福田街道社交电商协会党支部书记金浩敏说,凭借义乌的货源优势与物流优势,江北下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直播产业链,吸引许多创业者来此逐梦。

走进后宅街道李祖村,绿水青山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引来了创客。去年,湖南姑娘封玲将自己在城里的“南瓜糖水铺”搬到了李祖,营业额明显上升。“村里自然风光很美,人情味也浓,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换’一种生活。”像封玲这样的创客,在李祖村已有52家,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这是义乌人对义乌精神的提炼,也是他们面对未来、迎接挑战的底气所在。

“我就是义乌人。”塞内加尔商人苏拉在义乌生活了20年,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熟练地沏着功夫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指着墙上一幅书法作品说:“‘山高人为峰’。我知道这句中国话的意思,而且我相信这句话的道理。不管山有多高,人们都能攀登。人,比山高。”  (记者 李中文 杨 凯 韩维正  记者袁子涵、窦皓参与采写)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