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一针不到千元,两月瘦10斤!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有那么神吗?

2023-06-06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

“从60公斤减到了55公斤,瘦了10斤。”28岁的上海白领小雅告诉记者,这是她打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肥两个多月的成果。

外人看上去,身高168厘米的小雅身材很匀称,并不胖,即使在2022年几个月的时间增长到120斤,她的体重指数(BMI,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健康的数值,计算方法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依然在正常范围内,但“所有外裤都穿不下了”这件事,还是让她觉得必须减肥。

司美格鲁肽针剂。来源:澎湃新闻 受访者供图

由于工作与医疗行业相关,小雅很早就知道用司美格鲁肽减肥在国外很火,真正让她想到用它减肥,是她亲眼看到有朋友靠打针肉眼可见地瘦了,其中一个朋友近半年的时间瘦了50斤。

上述司美格鲁肽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药物,是全球糖尿病领域巨头诺和诺德旗下的一款处方药,目前在国内仅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当下,像小雅一样超适应证使用降糖针用于减肥的人并不在少数,部分人更将其视为“减肥神药”。从行业来看,已经有GLP-1类药物减肥适应证的上市申请已获药监部门的受理,上市可期,未来更多人将有机会正大光明使用这类药物减重。

不过,多位减重专家向记者表示,GLP-1类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减肥手段,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也有个体差异极大的副作用,作为处方药,使用前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全面评估,自主盲目使用可能对身体带来伤害。

从降糖针到减肥药,GLP-1类药物到底是什么?

GLP-1,即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本身是一种人体内存在的激素,可以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参与人体血糖的调节。遗憾的是,天然的GLP-1很容易被快速降解。

GLP-1需要与在各个器官上的GLP-1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GLP-1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正与此有关。国金证券研报指出,GLP-1受体激动剂可发挥与天然GLP-1相同的生物学作用,还能避免被降解失去活性,从而延长作用时间,发挥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由于GLP-1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个器官或组织,除胰腺外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肝脏、脂肪 组织、肌肉等,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多重降糖机制,包括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和胃肠蠕动等。

由于上述机制的存在,除了治疗糖尿病,GLP-1类药物在减肥方面的潜质也备受期待。早在2014年,诺和诺德旗下的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的肥胖适应证就在美国获批。近期被追捧的司美格鲁肽则于2021年6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成人肥胖症,2022年12月又获批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的肥胖症。

马斯克推特截图

2022年10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提到,自己一个月内减重18斤,方法包括节食和Wegovy,后者正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马斯克的亲测有效,也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成功出圈。

降糖针减肥有多火?有人私信陌生网友求代开

与患者可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不同,处方药处于严格监管之下,必须凭专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因为司美格鲁肽这样的药在国内医院大都用于糖尿病治疗,血糖等指标正常的人在医院无法开出药,为了减肥而买药的人往往会尝试了一些“不寻常”的渠道。

小雅最开始是找患有糖尿病的人在外地医院开药,然后通过快递寄给自己。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网友在小红书曾提到,自己因为胰岛素抵抗问题在使用利拉鲁肽,之前在其他帖子下回复过问题,结果有希望减肥的人私信她,希望能帮忙开利拉鲁肽或司美格鲁肽。

2021年12月底,司美格鲁肽通过医保谈判进入2021年医保目录,1.5毫升的降至478元/支,3毫升的降至890元/支。据《健康时报》2022年12月报道,有2型糖尿病患者反馈称,医院将该降糖药开给减肥人士,甚至导致了部分糖尿病患者陷入买不到药的困局。当时司美格鲁肽涨价近一倍,仍一针难求。

小红书上,有网友称被私信求开降糖针

小雅尝试过其他渠道,包括联系自称是生产厂家的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的微信是别人推荐给小雅的,她不确定身份是不是真的,但收到货以后,她特别查询了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确定了药是真的。不同渠道的药价也有差别。小雅告诉记者,通过药代需要加钱,加价后大约600多元。

在打针前,小雅曾到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咨询药物使用问题。令她意外的是,当她告诉医生自己没有糖尿病想要打司美格鲁肽时,医生似乎完全不意外,也没特别嘱咐这个药的副作用。小雅猜测:“可能找他们开这个药用来减肥的人太多了,医生都麻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存川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提到,身边有很多亲戚朋友也有来咨询能不能开这种药的。对于这样的请求,他都拒绝了,因为不是糖尿病患者,这类处方药在医院系统里根本开不出来。

“减肥药的历史很长了,但发展到现在,其实总的来说并不令人满意,或效果不好,或副作用大。”王存川认为,每个人都对自己身体的重视程度以及知识结构都不同,有人已经严重肥胖健康出现明显问题却无所谓,也有人体重正常或者只是身体超重,但却非常焦虑求医问诊不停。GLP-1类药物提供了减肥的新解决方案,但“药应该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否则就是滥用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内分泌科肥胖与减重专病门诊负责人罗樱樱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她所在的科室也遇到过一些类似的患者,因为诸如特定职业等原因对体重要求比较苛刻,想要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曾有病人反复挂号要求使用这个药物,但一定都会对患者首先进行全面充分的评估,对于不适合使用的患者,是绝对不会处方这类药物的。

“这个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既往所做的关于减重适应证的临床研究选择的均为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而非正常体重人群。”罗樱樱介绍,考虑到我国确实存在一部分肥胖患者,虽然没有糖尿病,但是合并多种代谢异常,且患者已经进行了积极的生活方式改良,仍然难以控制体重,且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现已有充分证据证实其减重效果,在国外也已经获批应用于肥胖人群的减重治疗,因此该院内分泌科已经提前向医院相关部门及专家组提交了使用该类药物辅助肥胖患者减重的资料,在医院进行了行政备案。

目前在该院的肥胖与减重门诊,医生都会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病情评估,只有那些经医生评估后认为确实有必要应用药物辅助减重、没有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且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饮食控制、运动调整的患者,医生才有可能建议患者使用该类药物辅助减重,同时还会和患者进行充分的知情沟通。而对于体重正常的人群,除非患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医生认为有必要使用该类药物降糖,否则不会随意给患者处方该类药物。

“减肥针”有副反应,专家提醒减肥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除了适应证范围的限制,医生不建议乱用GLP-1类药物减肥的另一个原因是副作用。

28岁的李心也是司美格鲁肽的使用者,半年左右瘦了约30斤。决定打针减肥的起因也是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最重的时候,164厘米的个子,体重达到160多斤,BMI超过28。

经过前期一系列检查,李心顺利在北京的三甲医院开出了司美格鲁肽,尽管最终减重效果明显,但过程中的副作用也让她印象深刻。首先是恶心,对食物感到厌恶,新冠感染期间她必须刻意要求自己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其次是拉肚子,“真的是拉水,最严重的是失禁了”。

在司美格鲁肽的说明书中,列出了9大类不良反应,涉及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等。罗樱樱介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这类药物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相对比较常见。

“这个药并不是从始至终使用同一剂量,一般医生都要定期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这样有助于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同时,之所以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前评估,也是因为这类药物的使用存在禁忌证,比如患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者家族史的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患者都不建议使用这类药物,而这些评估和药物剂量调整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够完成。”罗樱樱表示。

副作用之外,GLP-1类用于减肥也并非一劳永逸。王存川接诊过一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使用过司美格鲁肽的女性患者,最初体重是265斤,靠药物减掉30斤,但后期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又胖回来了,且比之前更重,达到了270多斤,找王存川是希望手术减重。

王存川认为,药物是减肥的方式之一,但不管是哪种减肥方法,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行为管理,而不是寄希望于打一针就瘦下来。对于一种新药,大众可能因为新奇而想去尝试,但不要觉得这是个神药,“世界上没有神药”。作为医生,更建议大家对药物进行全面了解,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罗樱樱也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才是减肥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什么治疗方案也不会有长久的成果。

(小雅、李心均为化名。)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