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我国进入防汛关键期,多地进入主汛期——突出防范重点 精准应对汛情

2023-07-18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核心阅读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精准指导重点地区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出险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工作,全力抢险救灾。各地区各部门紧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安全度汛等环节,落细落实防范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多地进入主汛期。入汛以来,我国经历了18次强降雨过程,21个省份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多雨区主要集中在东北中部、西北东部、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淮东部及湖北西北部。

据预测,“七下八上”期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区域性洪水、干旱、高温热浪偏重。如何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出险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工作?如何补上短板?记者进行了采访。

抢早抢小,应对中小河流洪水

4小时,雨水从四面山坡汇流,綦江水位陡涨,7月初,“綦江2023年第1号洪水”形成。“中小河流洪水形成速度快,考验不小。”重庆市綦江区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杜娜说。

预报预警跑在前,为防汛赢得主动权。“提前接到气象预报和涨水风险提示后,我们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70个村。监测预警责任人和转移安置责任人及时到岗,排查风险隐患,提前预备抢险物资。”杜娜介绍。

重庆山势崎岖,水系发达,中小河流是防汛重点。今年,重庆明确了104条山区河道的防汛抗洪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乡级和村级河长责任人、巡查管护责任人等“四个责任人”,全力确保防洪安全。

中小河流,点多面广,洪水如何防?“我国中小河流约有1万条,这些河流面积小,汇流快,洪涝灾害突发性强。同时防洪标准低,预报预警体系欠缺,诸多因素叠加,使得中小河流成为发生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域。”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左其亭介绍。

多措并举保障防洪安全。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汛前,水利部门对河道行洪、堤防安全、预案编制等环节开展全方位检查,突出排查跨沟道路桥涵阻塞壅水、沟道泥石淤积等涉河风险,督促各地完善预案、消除隐患。汛期,坚持滚动预报预警,完善“叫应”机制,并督促各级水利部门加强巡查值守,预置抢险力量、物资和设备,确保险情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各地闻“汛”而动,落细落实各项举措。湖北省完善预应一体、直达一线的预警“叫应”机制,确保信息到人。江苏省已完成三河闸及淮河入江水道等9条重要行洪河道预警响应机制方案编制,保障中小河流行洪安全。

“从长远看,要统筹好应急处突和长远规划。”左其亭介绍,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科学编制规划,开展系统治理,推进堤防加固、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硬化美化等,提升整体防洪能力。接下来,水利部以及相关地区将加快治理步伐,优先实施沿河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城镇和人口较为集中的河段治理。

压实责任,确保中小水库安全度汛

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确保水库安全度汛,责任重大。

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武安市,分布有4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山高坡陡、源短流急,一旦遇上暴雨,水库水位陡涨陡落。“巡查到位,心里才有底。”口上水库工作人员霍红军说,“水库以低于汛限水位运行,我们对发电洞、泄洪洞、发电机组、预警设备等全面检修,每天巡查两遍重点部位,确保万无一失。”

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必须全部到位,全面排查水库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及防护措施准备情况,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一系列举措为水库安全度汛保驾护航。“水库度汛,关键靠防。责任到人,措施就能到位。”姚文广说,水库蓄泄洪时,应立即转移洪水威胁区内所有人员。遇到水库出险,应及时处置,提前组织影响范围内人员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湖北省要求,病险水库、高水位运行水库责任人在强降雨期间驻坝值守,目前“荆楚水库”监测平台开展电话抽查7000余人,发送预警短信1.8万余条。贵州省突出抓好病险水库、在建水库等24小时巡查值守,要求在建水库未经蓄水验收不得蓄水运行。

小型水库度汛,需格外警惕。左其亭介绍,我国小型水库约9.4万座,占水库总数超95%。小型水库存在建设时间早、标准低、权属不清晰、管理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完善工程措施,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强非工程体系建设,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若是出现险情,确保有人管、会抢险、能转移。

今年,水利部有序实施128座大中型、350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汛前基本完成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精准施策,防范城市内涝

7月6日深夜,湖北省广水市遭遇强降雨,城市多处出现积水。队伍集合、排查隐患、管制交通……截至目前,湖北出动应急处置力量1.8万人次,出动设备车辆2800余台次,有效保障了强降雨期间城市运行安全。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力度,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较大程度改变了下垫面,城市内涝形成时间快,洪峰流量大,防范难度加大。”左其亭说。

防范城市内涝,找准风险点是关键。水利部要求将城市防洪置于流域防洪系统,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落实“拒、绕、排”措施。湖北以城市主要道路、易涝区段排水管渠为重点,对463个城市排涝泵站设施进行检修维护,对278个易涝积水点进行及时整治;江苏整治完成255个城市易淹涝片区(点)。

城市内涝,不仅要防,更要治。左其亭介绍,排、滞、渗、蓄,全面发力。安排好排涝泵站等设备,畅通骨干排水通道,让积水排得出,洪水流得走;增加城市绿地,建设海绵城市,让雨水渗得下;守好城市湿地,完善雨水贮存设施,让雨水有地方蓄。

“城市建设要为洪水找出路。”左其亭介绍,江河湖库是洪水天然蓄滞场所,河道是洪水天然行洪通道,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记者 王 浩)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