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阅享夏日”:图书馆何以“圈粉”阅读者

2023-07-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马欣然、周文其、李沁桦、许晓青 分享: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没有人声鼎沸的嘈杂,恒温空调把酷暑挡在门外,水电网免费、卫生间不用排队,还有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的精神食粮……生活在北京,36岁的文员赵奕萱在繁忙工作之余,总会寻一处人少安静、冬暖夏凉的地方坐坐,“图书馆满足了我的所有需求”。

“任何人都能用最低成本在图书馆里接近最伟大的灵魂。信息化时代里,图书馆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说。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赵奕萱的感受也是无数读者的共鸣。近期,市民热捧图书馆的新闻连续登上社交媒体热搜,越来越多的人闲暇时到图书馆“静心清神”,“阅享夏日”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现象。

6月18日,读者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内阅读。新华社发(许建梅摄)

阅享好时光

“有人认为图书馆是学生和儿童的地盘,和‘社会人’无关。其实坚持去图书馆借阅能够让时间过得更有意义,让阅读回归最初的美好。”赵奕萱说。

在忙碌工作与琐碎生活中,跟随书中的主人公体验另一种人生,与智者对话丰富人生经验,等于是给自己的心灵“放放风”。出入零门槛、藏书丰厚的公共图书馆,无疑是精读和静读的绝佳场所。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有着开展终身教育、培育书香氛围等方面的功能。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桂华介绍,目前多地图书馆正在实施集电影放映、学术讲座、专题展览、数字典藏等于一体的综合运营模式,努力把读者拉到书香世界。

近期,各地图书馆每日接待的大大小小的阅读者达到了峰值。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国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一大早就人群熙攘。“咖啡阅读区、馆藏绝版书最受欢迎,中青年群体的热情尤为高涨。”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

今年4月发布的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纸质书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45.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7月25日,在诸暨市马剑镇上和村的侯门山乡村图书馆,志愿者老师给暑托班的孩子们上阅读课。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点亮精神世界

正值暑假,42岁的张霞每隔几天就会带着正在读小学的儿子来到天津滨海图书馆亲子阅读区,各自捧着一本书,静静享受亲子时光。

“图书馆为爱书之人提供了一个共享和传承的空间。虽然从家驱车到馆需要半个多小时,但每次的体验就像寻宝一样,这种体会是刷手机得不到的。”她说。

上海图书馆儿童区设置了全息影像、卡通道具等打造全新阅读体验;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图书馆分馆推出了“官方带娃服务”,利用课后、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义务辅导……图书馆被家长们称为“最高效遛娃宝地”的背后,是各地不断更新的场馆服务模式和设施条件。

图书馆也为“志同道合者”提供了相遇的空间,成为一处点亮精神世界、遇见思想同道的“精神乐园”。

“夹在书中的贴纸、空白处的批注、甚至是随手的勾画涂鸦,都是人与书之间发生过的那段关系的见证。”以找旧书为乐的图书馆“常客”、北京市西城牛街的读者张卫东说。

张卫东追寻的“文字链接的情感价值”,在30岁的在职博士生李梓怡这里成为了“现实世界的情感链接”。

“有一次,我发现坐在旁边的书友也喜欢余华,我们加微信聊了很久,越聊越合拍。”李梓怡是位资深书店探店人,曾陆续探访了北京大大小小近20家公共图书馆,“喜欢小说《活着》温情又有些残酷的情节,没想到在这里竟然找到了知音。”

7月20日,游客在位于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漠大漠星河度假区的24小时沙漠图书馆看书。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悦读“充电”

七月盛夏,北京室外温度可达40摄氏度。走进国家图书馆,舒适清凉的阅读环境与安静“热烈”的阅读氛围相映成趣。

“暑假开始后,阅览馆的自习群体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约占60%以上。”国家图书馆北区阅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6月以来,国图调整了服务政策,允许携带书包入馆,为前来自习的读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空间。

“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研究自己的课题。”35岁的程序员张磊说,复印书籍资料都有专人帮忙,“可以说是自习天花板”。

阅览室里,还有不乏像杨子晴一样埋头“充电”的斜杠青年。刚刚入职一家律所的杨子晴,打算利用到岗前的几周时间,多补充点心理学知识。

据她观察,周围读者有的是为考证学习的大学生,有的是为拓宽阅读面提升自己的职场人。杨子晴在社交平台写道:“左边一个女生在备考教师资格证,对面的老爷爷也搬了一摞手机摄影参考书在读。再不学习,说不过去了……”

为更好满足市民阅读学习需求,中国多地图书馆作出调整。重庆、云南等地图书馆扩大自习区域、延长开放时间,成都图书馆则增加了直饮水机与入馆等候区。

2020年,中国提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书香中国建设的扶持力度,已连续10年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成约3300家公共图书馆、10万余家实体书店、58.7万家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服务网越织越密。

“图书馆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场所,不论是给身体蓄能,还是为大脑‘充电’,炎炎夏日里每个人都能在图书馆找到一席之地。”杨子晴说。(采写:马欣然、周文其、李沁桦、许晓青)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