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华全媒+丨重点在防,区别在治——专家细解肝炎防治误区

2023-07-29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重点在防,区别在治——专家细解肝炎防治误区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赵丹丹、黄筱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肝炎有哪些类型?得了肝炎有啥症状?肝炎防治有什么误区?近日,四川、吉林、浙江等地的部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

病因复杂且早期症状不明显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专家指出,正确认识肝炎对于加强防治非常重要。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陆德云告诉记者,通常人们所说的肝炎指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以乙型最为常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健康影响广、危害大。此外,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非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多年来在肝炎防治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肝炎防治形势仍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会得肝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许晓梅解释,病毒、酒精、药物、香烟、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发肝炎最常见的病因,细菌、寄生虫感染、先天性代谢异常、全身系统疾病累及肝脏时,也可以导致肝炎的发生。

得了肝炎有啥症状?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肝胆胰内科主任医师金珍婧等专家介绍,患上肝炎,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厌油、腹胀、乏力、精神差、食欲减退等,严重者会出现呕血、黑便、昏迷等。

肝炎防治存在三大误区

记者了解到,当前人们普遍对肝炎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对肝炎防治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没感到肝脏不舒服,不用太在乎。许晓梅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一个对痛觉不敏感的“沉默器官”。肝炎早期症状不典型,难以被发现和确诊,症状明显时往往是到了肝病晚期,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二:吃药后肝病好转,停药也没关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说,每年科室都要收治几十名因停药导致乙肝病毒反跳而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金珍婧也说,患者服用抗丙肝药物大约2周后,其血液基本检测不到病毒了,一些患者因此认为自己好了而擅自停药,增加耐药风险。

误区三:肝炎具有传染性,不能同桌用餐。金珍婧介绍,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和丙肝多通过血液或血制品、母婴、性接触及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握手、拥抱、同桌用餐等不会传染;丁肝病毒是依靠乙肝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才可能患上丁肝。因此,大家不必对肝炎过于恐慌。

全民携手防治肝炎任重道远

防治肝炎,重点在防,区别在治。目前,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提升肝炎防治水平。

切实增强早诊早治意识。许晓梅呼吁,公众一定要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务必要早诊早治。

坚持规范化治疗很重要。盛吉芳说,乙肝尚无法实现完全治愈,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使其得到有效控制,不规范的治疗则可能引发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其他类型肝炎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

定期体检和监测有必要。金珍婧认为,有吸烟史、喜欢生吃海鲜、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重点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检查。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肝功能,以避免药物性损害。

专家同时指出,防治肝炎,日常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均衡、坚持锻炼。特别要注意调整心态、控制情绪,“乐观处事不悲伤,生活快乐肝健康”。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