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总书记走的这条古蜀道,何以青翠依旧?

2023-07-30 来源:四川观察 分享:

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

翠云廊依托剑门蜀道而生,俗称皇柏道,因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句而得名。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树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其中树龄在1700年至2300年的古柏树就有1万多株。

跨越千年,这条古道为何青翠依旧?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踏上巍巍剑阁古道,去漫长历史中探寻咱们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

雄关千载翠柏天

剑阁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居嘉陵江上游西岸,因诸葛亮在这里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而得名。这里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的剑门关,也是剑门蜀道的中心点,从这里出发,古蜀道呈“人”字型分布,可东至阆中,西抵梓潼,北达昭化。也因为历朝历代的精心植造,方有今日“三百长程十万树”的壮观。

据统计,翠云廊现存有古树名木37种15620株,尤以蜀道古柏最具规模,共有7803株,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的柏树被称为“剑阁柏”。其余古树名木品种主要有紫薇、石楠、银杏、青檀等,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树龄最古老、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树群。

六次植树 福泽延绵

在我国,历代都会在官道两旁种植树木。翠云廊有确切文献记载的大规模植树有6次,其中宋明两朝的种植规模尤其巨大:宋代真宗、仁宗、徽宗、宁宗都颁布了关于沿官道植树的诏令,明正德年间剑州知州李璧更是沿线植柏达数十万株。

剑阁知州李璧曾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整治,并补植了大量柏树。翠云廊古柏之所以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也源于李璧颁布的“官民相禁剪伐”禁令,柏树不准砍伐,且当地主政官员卸任时,还要将古柏造册向继任者移交。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林长制的源头。

如今,剑门蜀道已不再具有交通意义,而翠云廊的古柏依旧自在生长,但对它的保护,一刻都不曾松懈。人们在汲取古人智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为护好这一片苍翠。

清家底,给古树建档办“证”。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自那以来,广元剑阁县多次对境内古树资源开展科考、普查。目前,已完成7841株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和电子身份识别,通过电子档案可以清楚辨识古树的品种编号、科属、树龄、GPS坐标还有保护等级等内容,使保护古树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定制化。 

从“林长”到“树长”,接力保护千年古木。剑阁县还完善了自明代以来“官员离任交接”的历史惯例,推出驿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明确由县长及各乡镇长分段包干,建立古柏移交项目清单,离任时对古柏基本信息进行逐一清点核对。剑阁县还在“林长制”管护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树长制”保护责任工作体系,全县200余名“树长”为蜀道古柏提供“私人订制”保护。 

立新法,将保护制度化。2022年1月1日,《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古柏按照树干外五十米划定保护范围,禁止在古柏保护范围内从事除保护措施外的建设活动。”这意味着,古树保护这件事被纳入了法规体系,迈出了从人治到法治的关键一步。

如今,翠云廊已有7600余株古柏被认定为四川省一级古树,并入选省级古树名录。每逢假期,古道上总有孩子们研学的身影,参天树下也少不了绘画爱好者写生的专注。翠云廊,已真正成为一条绿色长廊、历史长廊、文化长廊。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