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 成都大运会文化交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3-08-02 来源:四川观察 作者:叶思迪 分享:

8月1日,成都大运会文化交流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东安湖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召开。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董成,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邱力,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郭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主媒体中心赛事运行部专职副主任陈革,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传承人郝淑萍在现场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并答记者问。

大运村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

据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董成介绍,大运村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互动交流、互动体验、主题展览三类。互动交流类包括主题晚会和电影展播。7月30日至8月7日,在大运村艺术中心每天举办一场“Be Together”主题晚会,分别是梦在仲夏、青春之约、大音希声、奇幻之夜、世代音韵、舞彩家园、多彩艺苑、中华武术和成就梦想。电影展播活动则精选了十部优秀电影,内容包括体育电影、纪录片、故事片。自7月29日至8月7日,每天在大运村电影院内播放。互动体验交流活动包括中国非遗技艺体验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活动。在大运村,各国代表团成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蜀绣、竹编、脸谱、剪纸、绳编、年画、皮影等非遗技艺,或写汉字、画中国画、打太极拳,还可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学说中国话、学写汉字、学唱中文歌、学做中国菜。此外,主题展览部分的“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和“体育力量 中国精神”中国体育文化展两场展览也颇受大家青睐。董成介绍,“截止7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村内文化活动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人次。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代表团成员与非遗传承人、本土艺术家、青年志愿者深入交流,增进了解,结下友谊。很多代表团成员用留言或者在卷轴上加盖印章的方式,表达对中国成都和中华文化的喜爱,并希望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来到成都。”

公园文化活动助力国际交流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邱力介绍,作为成都大运会公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桂溪公园的公园文化活动自7月26号开始启动,每天晚上6点到8点半,共两个半小时,提供各类沉浸式文化互动活动。如展示中国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少林功夫和青城武术表演;展示成都本土传统民俗节目的四川扬琴、蜀派古琴、川剧变脸展演;以及将成都特色与诗句意境相结合的舞蹈表演沉浸式大秀,还有青年歌手现场演绎大运会主题推广曲《我们的爱像夏天的风》《年轻的模样》。在接下来的8天里,公园文化活动还将邀请民乐团,以古筝、笛子等民族乐器演奏《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中国传统曲目,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联手友城音乐周邀请了美国、韩国等国家乐团演出,以音乐让世界文化互通共融;邀请成都高校学子演绎《年轻的模样》《锦城少年行》等大运歌曲,展示成都大运会的特色和魅力。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表示:“活动形式非常好,让成都市民更多地了解了大运会,也很好地展现中国文化,让我们了解到当地历史以及中国智慧,特别棒。”

11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带领大家“安逸耍成都”

为了让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各国来宾感受到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成都以公园城市美学体验为主线,以“安逸耍成都”为主题,将16个重点文化交流活动点位精心串联成11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并在赛前向各国嘉宾进行了发布。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郭骥介绍,“数据显示,7月29日活动开展以来,已经有超过3100名运动员和嘉宾朋友报名参与了城市文化交流体验项目。大熊猫基地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受热捧的原因,除了大熊猫本身憨态可掬的呆萌形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儿还能够看到本次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原型——芝麻。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成都博物馆以及东郊记忆、望江楼公园、金沙遗址、城市音乐厅等点位也普遍受到欢迎。此外,‘车览夜游’线路也是嘉宾们出行的热门选项,夜间的城市灯光幻彩同样受到大家的喜爱。”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