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非遗文化公共课受热捧 民族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2023-0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声音响起,高亢嘹亮,十余名孩子正依次练习经典藏戏《白玛文巴》片段的唱腔,两位老师认真指导着,不时示范或帮学员纠正。

藏戏是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开设免费开放常态培训班的课程之一。教授课程的巴桑和中普琼是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均从西藏藏剧团退休,自2015年,便一直在这里授课。巴桑介绍,起初授课,学员并不多,以成人为主,后来氛围渐浓,少儿学员也多起来。

7月30日,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小学员在练习藏戏唱腔。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上课中,记者观察,面对稚嫩的学员,两位60多岁的老艺术家依然保持着对藏戏的热情倾囊授课。中普琼告诉记者,今年这批藏戏少儿班学员有30余名,部分是从上一批延续下来的,已经学习了两三年。巴桑说:“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我们培养的学生,学校和社会也给他们提供很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他们留意,过去喜欢藏戏的群体年龄偏大,如今趋于年轻化、低龄化,这让他们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教学中,他们格外留意有天赋的学员,并挖掘他们的潜力。今年推出的西藏首部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小演员们基本都在这里选拔出来,其中一位在2021年还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最高荣誉“小梅花奖”。

学员们有些因喜欢而学,有些因学而喜欢。9岁的丹增顿杰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爷爷特别喜欢藏戏,因为他我也喜欢。在这已经学习了两年,特别希望妈妈能早点给我买藏戏的服饰和道具。”

7月30日,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小学员们正在学习扎念琴。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在这里,不仅藏戏受追捧,扬琴课亦是如此。扬琴少儿班,其米多吉正教授基础音节。他说,今年招收的学生中既有成人也有少儿,共40余人。因为学员多,课程安排比以往增加了很多。

另一侧,扎念琴少儿班正在上课。老师旦增龙多正在教授入门基础弹奏。这位年轻的老师曾是这里的学员,他说:“少儿班的课都是在周末,这两天上4个班级的课。从这里走出的学员有些获得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格桑旺扎是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免费开放常态培训班的负责人,同时他也教授扎念琴课程。他介绍,常态班自2015年逐渐规模化,现已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7月30日,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旦增龙多在教授扎念琴。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目前,该培训班有扎念琴、笛子、扬琴等六七个兴趣课程,其中,藏戏、囊玛堆谐、扎念琴、扬琴等均是近两年的热门课程,前两者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念琴有8个班,囊玛堆谐学员就更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免费,但学员们格外珍惜学习机会,不少学员从业余走向专业。比如,囊玛堆谐成人班往届学员,他们经常出去演出。

近年来,西藏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社会普及率愈来愈高,与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的推广不无关系。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愈来愈完善,民众参与性愈来愈强。目前,西藏已建成区、市地、县区、乡镇、村居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西藏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提升到100%。如今,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等各级文化活动场所已成为西藏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