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加速落地

2023-09-22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广州9月21日电  题: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加速落地

新华社记者徐弘毅、董瑞丰

大医院号源向基层下沉,群众就诊时间选择更多,老年患者在基层就诊更便捷……记者21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广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日各地稳步推进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服务。

便民惠民举措落地见效

8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现在各地的落实情况如何?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表示,文件印发将近2个月时间,各地都在稳步推进落实。

——群众在就诊时间上有更多选择。据介绍,广东省深圳市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目前已有800多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服务,平均延时服务2小时,夜诊服务占社康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近20%。

——群众在就近就医方面有更多选择。北京市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病特色科室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动三级医院共同建设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专病特色科室,满足居民就近就医服务需求。

——群众在基层可以获得多类慢性病长处方服务。浙江省杭州市除高血压、糖尿病外,还将冠心病、慢阻肺、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病种纳入长期处方,还针对各病种分别制定了社区临床管理路径。

——老年患者在基层就诊更加便捷。据介绍,河南省新乡市一些乡镇卫生院专门设立了代理代办办公室,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到行政大厅、医保中心办理医保补助、更换慢性病证等业务,到上级医院代取检查结果、与村医对接转交检查结果等,工作人员“多跑腿”,老年患者“少跑路”。

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

当前群众就医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基层机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诸宏明表示,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方面,主要有三方面举措:一是推动二三级医院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二是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在基层机构门诊值守;三是积极开展远程诊疗。

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汪洪滨介绍,广东正在推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家庭医生下沉30%的号源,其中专家号源不少于30%,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可以在自己的诊室直接预约上级医院号源。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晓毅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向该中心开放了心血管、内分泌、消化、风湿免疫等科室号源,家庭医生在中心就能为居民预约珠江医院一周内的号源。自2017年起,珠江医院还先后安排了30多位专家轮流到该中心出诊,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也让基层医生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该中心还通过物联网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将血压计、血糖仪等可穿戴设备派给有需要的慢性病患者居民,让其回家监测,家庭医生远程监测相关健康数据,及时给予干预。

基层卫生人才增量提质

做好基层便民惠民服务,具体实施者是基层医务人员。据汪洪滨介绍,广东采取“重投入、重激励、重帮扶”三方面措施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增量提质,2022年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34.5万人,比2020年增加11.7%,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3.12增长到3.66。

“1997年我从卫校毕业后回到我们村,做了一名村医,到现在已经26年了。”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卢屋村卫生站乡村医生卢炳华说,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学习、参加培训,如今已考取副主任医师,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医疗水平提升上去,为村民看好病。

“为了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示基层便民惠民有关举措,这一次我们把发布会现场设在了最基层,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说。

王晓毅说,该中心努力把服务做细做实,其中,家庭医生通过多种形式提供服务,及时解决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截至今年上半年,我们中心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八成以上,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