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在一线|风雪唐古拉的“天路”守护人

2024-02-11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拉萨2月11日电 题:风雪唐古拉的“天路”守护人

新华社记者翟永冠、田金文

龙年新春,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

在十级大风和零下十九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李华春坐在驾驶室里不停地摆弄车辆,却怎么也发动不了。作为一名常年在青藏线跑运输的司机,他遇到了这一路上最危险的情况——车辆坏在“雄鹰也飞不过的”唐古拉山垭口。

安多交警大队秩序中队队长达娃云旦提醒驾驶员雪天小心驾驶。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眼看赶回青海格尔木过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李华春心急如焚,无奈拨通了家人的电话:“吃饭别等我啦,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到家呢。”

正当他又冷又饿之时,遇到了“救星”——正在带队巡路的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队长达娃云旦。

打开引擎盖,检查电路和发动机,修理出问题的零部件,达娃云旦和同事一起快速修好车。

“没有彻底解决车的问题,但能让你安全开回格尔木,快回家过年吧。”达娃云旦挥手作别李华春,继续巡路。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109国道唐古拉山段位于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承担着70%的进藏物资和30%的人员运输,年均车流量达130余万辆。

安多交警大队交警在大风中指挥交通。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在游客眼中,这是一条绝美的雪域天路,而对于守护在这里的交警们而言,这是实打实的“生命线”。

春节期间,达娃云旦将一直坚守在唐古拉山口执勤点,这里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警执勤点位。“唐古拉山口这段路,海拔高、气候差、坡度长、积雪厚,每次大雪天气,这里都是堵车最严重的地方。”达娃云旦说。

近年来执行除雪保通任务的场景,深深刻在达娃云旦的记忆中,“雪像从天上砸下来一样,齐胸的积雪厚度加上将近十二级的大风,成百上千台车滞留在山上,那景象就跟电影里的特效一样。”

“两天一顿饭,几十天不下山,饿了就吃压缩饼干和方便面,困了就躺车里眯一会儿,脸脏了就抓把雪蹭蹭,口渴了就抓把雪含着。”

安多交警大队交警帮助故障车辆安装拖拽绳。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严酷的环境,逼着交警们练就一身技能。装载机、铲雪车、大型半挂牵引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和车辆,他们操控自如;燃油冻结、启动故障、气管爆裂、电瓶亏电这些车辆高原特殊故障的维修技能,他们信手拈来;车辆打滑,有安多交警自主研发的简易式防滑链;高原反应,有医疗级高压氧舱车常驻勤务一线、有抗高原反应药品常备各执勤点位……

安多交警大队交警在冰雪路段撒土止滑。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天路”守护人是经过唐古拉山口的司机对安多交警大队交警们的称呼。2017年以来,安多交警大队累计疏通受困车辆14万余辆次,成功救助群众2000余人次,收到群众寄来的锦旗、感谢信800余封(件)。

“在这数百公里的路上,一看到他们,我的心就安定许多。”一名过路的大车司机说。

安多交警大队交警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今年是我在工作岗位上过的第十二个春节了。”达娃云旦说,“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能帮助赶路的人安全回家过年,也值了。”

每每看到经过唐古拉山口的车辆,达娃云旦都会目送,司机也会鸣笛示意。目送是一份守护,鸣笛表达敬意。风雪唐古拉,在这个龙年新春,洋溢着别样的温情。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