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已有多人被“洗脑”!起底直播间“坑老”套路

2025-01-07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

1月5日,我们关注了老年人深陷网络直播间,盲目购买假古董、玉石、藏品等情况。当子女们发现时,很多老人已经花光积蓄,甚至背负高额债务。相比退款维权的艰难,子女们更担心的是,很多老人并不相信自己被骗,却对这些假古董不久后就会被高价回收或成千上万倍增值深信不疑。他们为何会陷入直播间假古董销售骗局?如何遏制此类乱象?

经过多方调查采访,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直播间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操作套路和模式,使得老人们深陷其中。其中一个套路就是靠低价货品或日用品走量,逐步培养老人们的购买习惯。

多位家属告诉记者,老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买这些高价的假古董,此类直播间往往都是通过用低价的生活用品吸引老人。

受害人家属 刘泊都:她开始买一些生活用品,后面就无聊刷刷,就引流到这些直播间了,一听可以一夜暴富、价值连城,也跟着拍,你就拍进去了,就是把你带入那个环境里,会不自觉地被感染到,而且每天都得拍,不拍前面的就不回收了。那些主播又很会说,“老爹”“老妈”叫着。

一些直播间还通过将价格极低的产品与高价商品混卖的方式,来诱导购买。

通过剧本演绎或

“一夜暴富”等话术诱导购买

除了通过低价日用品或福利品吸引老年人,直播间的主播们还会通过剧本演绎或“一夜暴富”等话术,引诱老年人入局。

主播: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优质的资产,什么叫做财富,它是百年的珍品,千年的是文物啊。当时我收的时候,这个就是一块钱,今天这一枚是八百万人民币,这是你们今晚腾飞的一次……

主播:当年宫廷里摆着的物件,所有老哥老姐们,想不想真真正正拥有一件传世的宝贝,2020年拍卖过2.76个小目标(亿)……

今天以几百、几千元的价格拍下这些字画、纪念币等商品,几个月后主播团队将以几百万的价格回收,或今后将成千上万倍地增值,是吸引老人深陷直播间的常见话术。

受害人家属 王梅:他的说辞就是这个东西你要藏起来,你不能让自己的家里人或子女其他人看到。你放几年,或者说我们直播间的人过段时间会上门回收,让你来参加我们免费的拍卖会。你现在是两千块钱拍的这个东西,到时候会升值到两百万或者几百万,会让你一夜发财致富。

记者蹲守的一个销售玉石的直播间,上演的则是一场“PK大戏”,连麦双方看似站在对立的阵营,输的一方,主播团队会随意贱卖其商品,以此为粉丝们“出气”。号称价值上万元的手镯,主播几经降价,最终以200元上架,直播间数据显示,4分钟卖了4000多件。实际上,这只是价值几十元的普通东陵玉。

频繁更换直播账号引流

分散资金规避审查

“假古董”直播间坑害老年人第三个套路就是:通过开小号、新号甚至引流至微信群聊等渠道,分散资金流,规避用户举报及相关审查。

受害人家属 王梅:直播间确实是封了一部分,但他会导流到另一个号上去,换一个主播接着播,甚至有些加了老人的微信,在微信上又给他发链接,接着去买。因为太零散了,像我们维权群里,有几个老太太都下了一千多单,一单两千、三千、五千的,你怎么去立案?

在一起针对玉石直播间的打击中,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发现涉案团伙的直播间一周更换一次。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真光路派出所民警 顾赟权:正常直播间要销售这么高金额的物品的话,有担保金。他们因为保证金交得少,就交了五百块,所以说这个直播间只允许播一周左右,这个直播间停了之后,把账号注销掉,一周之后还能重新再注册,他们就几个账号不停地翻来覆去地用。现在像这种资金流向其实是很难查的。

受害老人被“洗脑”

不愿退货或不愿报案

老人的家属们还告诉记者,假古董套路还远不止于直播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很多受害老人都对直播间主播的某些话术深信不疑。

在阿毛找到直播间客服要求退货后,对方还试图联系她的母亲,继续给老人“洗脑”。

受害人家属 阿毛:我妈在退货的时候她还不愿意退,她说她退了,主播跟他们说过,会有大灾大难。

侦办案件的过程中,警方也遇到了主动联系受害者对方仍不愿报案的情况。

河南省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张超:直播间这些主播会告诉他自己不要拆开,也不要往外去卖,因为这些都是文物,不允许个人私自卖,这些报案人他们会产生恐惧,有顾虑。

业内人士:

假古董直播返点高达50%左右

从低价日用品当诱饵到剧本演绎,再到各种话术洗脑,让老人陷入重重套路无法自拔。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网络直播间,相较于一般商品5%到15%的佣金返点,所谓的藏品、假古董返点达到50%左右,高额的利润让这些主播套路不断、铤而走险。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直播间除了销售假古董之外,还衍生出了新骗局。一些主播通过微信添加老人,号称交880元,就可以比市面价高20%上门回收这些商品。

那么,该如何将沉迷在假古董直播间的这些老人们拉回现实生活呢?

如何将沉迷直播间老年人

拉回现实?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认为,老年人沉迷于直播间的假古董,反映出网络环境下的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 胡钢: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没有适应新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发展的节奏和步伐。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强调网络的分级分类管理,我们是不是可以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无理由退货时间翻一倍;比如说七十岁或者说几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我有绝对的反悔权。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完善老年人网络消费管理之外,更需要家人、社会帮助老人对新事物树立正确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特别是在防诈骗方面的宣传,及时地向社会上进行传播,现在流行的这样的套路,它虚假的成分是什么?让老人与时俱进地去更新他对社会的了解。

从网络生态治理及直播内容管理的角度来说,多位专家认为,加强多元共治任重道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销售单位或拍卖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类似藏品这样的商品在网络直播间销售,是否也可考虑推出事前认证标准。

某电商协会会长:像这种直播间,它要上架,必须有平台认证,比如说以企业的方式去认证,个人要做可以,你必须背靠大公司或背靠企业,这家公司必须注册资金有多少、这个企业到底营业执照类目里面有没有相关的资质,就是出了问题至少有人能兜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