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时间表+路线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行动指南来了!

2025-01-23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

2025年1月22日,农历小年这天,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外公布,站在新起点上,明确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

明确时间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聚焦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明确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科学谋划、系统部署了阶段性重点任务,明确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强调“全面”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当前,乡村振兴刚刚破题,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决不能松劲歇脚,更不能换频道,仍然要全面推进“五个振兴”。《规划》强调,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强调精准、因地制宜,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

守好“三农”压舱石

提升粮食产能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规划》提出,推动粮食产能稳步迈上1.4万亿斤台阶。尽管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并稳定在1.4万亿斤水平上,还需要持续发力。《规划》明确,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规划》进一步明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缺乏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完善相关社会救助政策。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规划》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因此,要完善产业链利益链联结机制,推动增值收益分配向农户倾斜。

推进“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202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7%。2035年之前,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要把该打开的“城门”打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含金量”,让有条件进城的农民进得顺心安心,支持他们在城市真正扎下根、融进去。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规划》提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一体推进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和治理。同时,明确要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将加快形成。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