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两会新华时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加减乘除”

2025-03-06 来源:新华社 分享:

数据增减之间,政策变动背后,回应百姓期盼,传递改革动向。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减乘除”为民生福祉保驾护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让人眼前一亮。

加:用“加法”擦亮民生底色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报告在民生领域出现不少“加法”,格外引人关注。桩桩件件回应百姓期待,传递着信心,也鼓舞着干劲。

暖心的民生举措“加法”不停步,实事更聚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多元化服务供给,群众牵肠挂肚的事,就是政府眼里的大事。代表委员表示,民生“加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办,件件解决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加法”要靠拓展改革领域,延伸发展链条,形成政策合力。报告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以内需作引擎牵引产业升级;批量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居民购房负担轻了。好政策补短板锻长板,老百姓的幸福将更“出圈”。

“加法”更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考量上做文章。民生既连着家事,也连着国事。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将加快……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增加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加法”的每一次夯基垒石,都凝聚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迈步向前。

“民生答卷”加法做得好、答得巧,一定能加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热乎劲儿,加出更鲜亮的发展成色。

减:减掉冗余,增出效能

让物流更“省钱”,为基层减负担,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报告中的“减法题”,瞄准症结,举措务实。

大到生产运输,小到收发快递,物流成本降,利好就更多。报告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做好物流成本的“减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专项行动,各地能充分利用新兴技术,破除地方保护,降低物流成本,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在文山会海中打转、为繁琐报表伤神、被复杂考核拖累……形式主义给基层套上枷锁,锁住实干脚步。报告提出,切实把面向基层的多头重复、指标细碎、方式繁琐的督查检查考核减下来,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事上。做好这道“减法题”,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创造出更多让群众叫好、企业点赞的真实绩。

“钱”是有限的,而许多用于民生保障的钱是必须要花的,这就要求政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要继续过紧日子。报告提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禁铺张浪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代表委员表示,力求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做好“紧日子”减法,做实“好日子”加法。

减掉束缚冗余,让出发展空间。“减”“增”之间的势能,就是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能。

乘:充分释放创新的“乘数效应”

创新、创新、再创新!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高频热词,凸显作为第一动力的分量。代表委员表示,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正在广阔空间释放“乘数效应”。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近期,一系列现象级科创成果惊艳“出圈”,让人们看到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撬动作用。

科技创新育“良种”,产业创新培“沃土”,两者结合就能造出“新森林”。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行动。期待在更多领域看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让创新的化学反应在千行百业中激荡生发。

如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进阶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报告提出,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这就要在“转化”和“结合”上发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让“老树发新芽”,使“新竹节节高”。

创新之苗要长成大树,离不开“阳光”滋养、“雨露”浇灌。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加速度”怎么加,政策托举至关重要,要优化完善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用良好生态孕育出更多“六小龙”,让更多“小龙”变“巨龙”。

因数已经明确,算式正在延伸。让我们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共同“乘”出一片新天地。

除:除的是障碍,强的是信心

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报告中一系列做好“除法题”的部署,展现政府呵护市场活力的决心,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做好“除法题”,深化改革是关键之举。报告提出,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今年有望纵深推进。不断以改革的真招实招,通过除障碍、除干扰、除噪音、除壁垒、除束缚,去除体制机制的拦路石,消除创业兴业的隐形门,让企业在公平透明环境中更好茁壮成长。

在这道“除法题”里,除“内卷”是重要一环。报告明确提出,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对恶意降低价格、山寨驱逐研发等“内卷”现象,需要政府勇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建设统一大市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涉企执法中存在一些乱收费、乱检查等问题,曾让一些企业苦不堪言。报告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地方政府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企业方能大胆闯、放手拼,一心一意谋发展。

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政府和市场就能更好良性互动,经济发展也将迎来更多新机遇。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