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全国爱鼻日:科学护鼻,顺利通过春季过敏关

2025-04-12 来源:新华社 分享: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题:全国爱鼻日:科学护鼻,顺利通过春季过敏关

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春季到来,过敏性鼻炎患者也迎来了最难熬的季节。鼻塞、鼻痒、喷嚏不断……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哮喘等更严重的疾病。如何科学护鼻,顺利通过春季过敏关?记者走访医院、采访专家,揭秘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之道。

这些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家住北京的张女士,过去3年,每到春季,她和7岁的儿子小宇便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起初她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感冒药也不管用。小宇因长期鼻塞出现睡眠障碍、“腺样体面容”,最近张女士带他到医院就诊,经检测,母子俩均被确诊为蒿草花粉过敏性鼻炎。

像张女士及其儿子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达19%,儿童达2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公众认知仍存误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俊秀说,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症状有重叠之处,主要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鼻塞。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会误以为自己感冒,出现诊断混淆、不规范治疗等问题,易导致病程迁延甚至诱发哮喘等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俊秀正在为患者做鼻腔检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供图)

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与感冒?刘俊秀介绍,感冒病程短,一般5至7天可自愈,伴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过敏性鼻炎病程长,一般持续数周至数月,无发热,接触过敏原后病情加重。过敏性鼻炎喷嚏多、鼻涕如“水龙头”,伴眼耳咽部瘙痒;感冒喷嚏少,鼻涕后期黏稠,以鼻塞为主。此外,过敏性鼻炎有季节规律,春季花粉过敏尤为常见。

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有“滥用抗生素或拒绝鼻喷激素”的行为,专家提示,有些患者一流鼻涕就吃抗生素,但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均无效。此外,部分患者对鼻喷激素心存恐惧,但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鼻喷激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避开过敏原,规范治疗是关键

在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中,避开过敏原是首要任务。春秋两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尤其是蒿草、杨树、柳树等植物的花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张罗建议,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早晨和傍晚。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减少花粉接触。

对于已经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张罗表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鼻喷激素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是针对过敏原进行的特异性治疗。

张罗说,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暴露量,可以使机体免疫系统逐渐适应并降低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

然而,部分患者还面临着常规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的问题。我国科学家持续开展高质量研究,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4月,张罗团队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布研究成果显示,一种国产新型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部和眼部症状。这一“中国方案”有望为过敏性鼻炎治疗提供新选择。

长期管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过敏性鼻炎若不规范控制,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甚至哮喘。如何做好长期管理?

38岁的辽宁省沈阳市居民罗先生,自幼年起便患有过敏性鼻炎,他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护鼻方法:在花粉季节前,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每天坚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过敏期按时用药。

“过敏性鼻炎要坚持预防为先,尤其在花粉季节,提前干预比症状发作后再控制更有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全桂说,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自己的过敏史、症状变化等,以便医生更好了解病情。同时,要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全桂正在解答患者咨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供图)

此外,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有害物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饮食上,避免食用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还要学会自我管理,掌握一些基本护鼻技巧,如在花粉季节,使用花粉阻隔剂,减少花粉接触;在尘螨较多的季节,使用除螨仪,减少尘螨滋生。

“患者要积极参与到过敏性鼻炎的长期管理中来。”王全桂说,定期复诊,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因病情反复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