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援藏“答卷”】亚东边陲小村里的幸福欢歌

2022-07-05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王媛媛 分享:

【编者按】拉萨市的“江苏路”,日喀则市的“山东路”,林芝市的“广东路”……在西藏自治区有许多以其他兄弟省市命名的道路。这些道路名称,见证着中央以对口援藏机制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也书写着西藏与各兄弟省市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和“长期支援、自行轮换”的干部援助方式,自此开启了中央与全国兄弟省市长期对口支援西藏发展的历程。一批批援藏干部继承“老西藏精神”,在高原上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书写着精彩的援藏“答卷”。

中国西藏网讯 从海拔4630米的牧区到海拔2000余米的林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庞达村群众普布扎西已逐渐习惯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2020年9月20日,普布扎西连同其它26户群众一起从亚东县堆纳乡尚堆村搬迁入住庞达村。将羽绒服等厚衣服收进箱子,再添置衬衣等适宜衣服……寒来暑往间,普布扎西逐渐习惯了海拔下降2600多米的新生活。种植蔬菜、开民宿,大家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在这里跳起熟悉的锅庄、唱起幸福的欢歌。

图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庞达村一角 摄影:王媛媛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亚东县委常务副书记汤旻介绍,搬迁前,他们一一入户调研,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求。“搬迁前的高海拔村里建了合作社,牛羊一部分售卖了,一部分入股了合作社。原来的田地亲戚在耕种,小孩也在亚东县中学读书。”普布扎西说,搬迁前大家关心的牲畜、耕地、孩子上学、老人就医等问题都得到了一一解决。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留得下、能致富”,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了蔬菜种植、石斛养殖等产业。目前村里建有4座蔬菜大棚,县城周边还有62座大棚。去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种植的白菜、青椒、西兰花等20余种蔬菜总产量达到40余吨。

“搬迁前靠放牧牛羊,一年收入仅两万多元。来到庞达村,通过种植蔬菜等,去年家庭收入近7万元。”学会了种菜,普布扎西一家的饮食习惯也在悄然变化。“我们以前住的地方海拔比较高,主要吃牛羊肉、糌粑。到了这里,大米、蔬菜吃得比较多。”

变化的不仅仅是冰箱里存放的食物,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了。吃过晚饭,普布扎西常常和妻子一起沿着河边散散步,和大家聚在广场跳跳锅庄,偶尔他还要去活动中心打打台球。

图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庞达村卫生室 摄影:王媛媛

图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庞达村村民普布扎西(右)和妻子在自家门口 摄影:王媛媛

青山绿水中的藏式小楼交错分布,宜人的环境让当地有着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汤旻介绍,村里共有7户人家拿出二楼空余房间,开了民宿。“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政府专门组织了厨师培训,光是土豆就教了28种做法。”

从飞沙走石到绿波翻涌,庞达村村民们种植的青椒等蔬菜欣欣向荣,茂密树林里的铁皮石斛也在茁壮成长,这一切都让村民们感到欣喜。夜幕降临,他们聚集在广场上,跳起欢快的锅庄、唱起幸福的歌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