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今夏甘孜旅游火爆出圈

2022-07-26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甘孜台 李强 泸定 丹巴 康定融媒 分享:

近日,四川甘孜州掀起了暑期旅游热潮。国道317、318以及各大景区、餐厅内游客爆满,络绎不绝。酒店、民宿更是“一床难求”。

随着暑假的到来,甘孜的“红色”景区和“清凉”地区成为旅游热门。泸定红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热度攀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游人慕名参观,体验泸定桥、畅游红色景点、体验清凉夏日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在泸定桥景区入口处,游人如织。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大家扫码,测体温后有序进入景区参观。

南充游客冯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现在放暑假了,她便带着孩子,来到泸定桥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让孩子了解先辈浴血奋战的历史,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南充游客冯女士:这次主要是带小孩过来感受一下红色文化,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红军很伟大,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到红色景区参观学习,在旅游中完成一次历史熏陶、文化感悟、家风教育,成为人们对红色旅游的新诉求。为了让游客玩得舒心,景区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深化产业融合,让游客在邂逅“诗和远方”的同时,走进红色泸定感受这里的无穷魅力。

入夏以来,丹巴县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打造特色民宿休闲避暑,体验别样嘉绒风土人文等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市场复苏。在甲居游客中心,纷至沓来的游客在进行扫码亮码、测量体温后便可进入景区,坐上观光车辆前往藏寨游览。丹巴县美人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强告诉记者,游客大多来自川渝地区,每天大概在900人左右,门票在执行全州景区优惠的基础上在买一赠一。

换一身嘉绒服饰,在青山绿水旁、白墙碉楼下、花草藤蔓间,呼朋引伴,漫步庭院欣赏别样风景,没有高温炙烤,只有安静闲适的田园慢生活,令人心旷神怡。民宿里干净整洁的房间,总能让你和疲惫告别,透窗望去,整个藏寨便收入眼底。

在甘孜州府康定城内,游人如织,远处秀丽的郭达山,近处潺潺流动的折多河,来自各地的游客们尽情地体验着青山绿水的高原风光,连日来的晴好天气也向游客们的旅行加分添彩。随着夜幕降临,在网络上热度不减的康定夜景逐渐展现,游客们漫步折多河畔,在全国多地气温持续上涨的当下感受避暑胜地带来的凉爽。

游客陈女士:我们是从成都这边过来的,今天到的,然后过来的话就感觉这边挺凉快的,比较适合度假。成都今天的天气大概是35度左右,这边的平均温度20多度,风景挺好的,空气也比较清新。

游客们三三两两,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跳锅庄,吹晚风,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情歌故里的浪漫,也有不少游客坐在桥上通过直播向更多的人展示康定美景。

据了解,为保障旅游服务高质又高效,方便广大游客朋友。甘孜州委、州政府还在城镇、景区增设一批临时停车位,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开辟高速路口、国省道路“入川即检”绿色通道,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在高德、百度导航系统发布甘孜实时路况信息,提供甘孜交警微信公众号道路视频查询服务,交通指挥中心接受24小时电话查询、救援服务。甘孜州公安机关推出的旅游服务保障措施中,电子证照应用深得游客青睐,入州游客凭“天府通办”电子身份证就可办理旅店、网吧登记手续,以及查验电子驾照、电子保单等。

据统计,7月1日至7月25日,国道318进州车辆47.76万辆,甘孜州共接待游客547万人次,同比2021年增长37.23%;纳入统计的28家景区接待游客81.68万人,实现门票收入1218.24万元,环比分别增长445.99%和226.50%。已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看甘孜一夏,阅人间芳华。下一步,甘孜文旅将继续联动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让游客住得舒心、购得放心、游得开心。

记者:甘孜台 李强 泸定 丹巴 康定融媒

编辑:郝健壮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