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高原菜篮子”青海海东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2023-0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添福 潘雨洁 分享:

“高原菜篮子”青海海东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图为工作人员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劳作。 薛蒂 摄

中新网青海海东市7月3日电 题:“高原菜篮子”青海海东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作者 张添福 潘雨洁

日前,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细长油绿的陇椒生机勃勃,个别株高过了两米,不出十天半月,它们便会新鲜上市。

“棚里的陇椒亩产1.2万斤,年产值大约在3.6万元。”“黄河彩篮”的工作人员王平宾介绍,“整个产业园还种番茄、西葫芦、西瓜、无花果等果蔬,去年产值超2000万元。”

图为“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采摘树莓。 薛蒂 摄

图为“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采摘树莓。 薛蒂 摄

黄河流经循化90多公里。河畔土地相对肥沃,57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及20000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建在“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园内的种植、浇水、除草、采摘均需雇佣劳动力,当地200多位村民因此实现了就近稳定就业。“除了长期岗位,农忙时还会找很多短工,他们年务工收入500余万元。”王平宾补充道。

图为采摘树莓。 薛蒂 摄

图为采摘树莓。 薛蒂 摄

走进智能连栋温室里,鲜嫩的树莓挂在枝头。

“温室内配套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具保温、保鲜、防护功能,三个多月就能出一茬。”温室承包者常春介绍,而成熟树莓去向不一:“鲜果销往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冻果则直供山东工厂,加工成果汁果酱。”

常春拥有十多年树莓种植经历。从最初在老家放羊时漫山遍野的野树莓,到开始从外地引植栽培,直至如今搬进智能连栋温室里培育,发家致富的常春,尝到了树莓的甜头。

近年来,循化县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蔬菜样板”建设,发挥“黄河彩篮”产业园效益,打造具有河湟特色的农蔬产品基地,形成以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互联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及“一个品牌,两个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培训孵化中心),四个功能区(示范区、生产区、休闲区、物流区)”发展布局。

与树莓相似,黄河谷地的特产软儿梨,经过冷冻储存,才更具口感和经济价值。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软儿梨种植面积颇成气候。

“金黄的梨子成熟下树后,经数月的冷冻存放,消融后变为褐色的‘皮儿包果汁’,最大限度保留了软儿梨的风味,也富含微量元素,能生津止渴润肺。”民和县沿雅梨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荆秀芳介绍。

注册“软媚子”“黑软儿”商标,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软儿梨酒口感清爽,软儿梨饮料口感酸爽。近些年,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无锡市滨湖区不断为软儿梨生产企业“牵线搭桥”,“我们即将与江南大学合作,再开发一款口感更丰富、更养生健康的饮料。”荆秀芳说。

该公司预备再引进一套榨汁设备、扩建冷库。“目前月销量5000箱,还要继续加大产能。”她说,公司以订单收购带动200户种植软梨,户均种植2亩,亩产软梨7.5吨,收购价4000元/吨,户均增收15000元。

图为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的商品展示。 薛蒂 摄

图为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的商品展示。 薛蒂 摄

近日,商务部公示了132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位于海东市河湟新区的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被认定为青海省唯一一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负责人李积鑫介绍,该中心秉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发展理念,利用大数据、5G物联网、鉴真溯源、图形处理等核心技术,为青海本土企业免费提供咨询入驻、电商培训、在线交易和新品发布等服务。

目前,该交易中心打造的“西部优选平台”自2021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致力于农产品互联网交易销售平台搭建,以农产品线上网销和线下体验相融合,以“东产西送、西产入东”为目标,积极推动电商平台发展,助力农产品数字化发展。

李积鑫介绍,目前,“西部优选平台”已集聚省内名优企业达上千家,平台商品达万件。

李积鑫表示,希望打造青海乃至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商的领头羊,着力将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新平台和推进青海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目前,海东市实现全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覆盖,近五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430亿元,占全省11%。特别是民和县累计培训电商从业人员6200人次以上,“工业品下乡”完成86.56万单、1.2亿元,“农产品进城”完成31万单、4300万元,马铃薯、蜂蜜、马营陈醋等20余种农特产品逐步通过电商渠道上销售,2019年12月27日,民和电商扶贫荣获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案例50佳,成为青海省唯一入选案例。

记者从海东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海东撤地设市十年来,当地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2022年一产总量达88.82亿元,是2013年的1.85倍,粮、油、蔬菜总产量十年稳定占全省一半左右。特别是,立足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中走在前的目标,成功打造10万亩高原马铃薯杂交油菜制繁种等“四大基地”,建成运营青海新发地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