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11项活动先后开启 2023中国雅江松茸美食文化季拉开帷幕

2023-07-10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高瑞茹 分享:

“中国的松茸之乡,世界的康巴汉子”。7月10日,甘孜州雅江县在成都召开“茸香川西·暑您安逸”雅江松茸文化季推广活动,并发布了2023中国雅江松茸美食文化季主要活动信息。

活动现场 摄影 张朝华

中共雅江县委副书记、县长钟色在本次推广活动上表示:“2023中国雅江松茸美食文化季将采取‘11+N’的举办方式,即:举办11项主题活动、采取N项推广手段,持续至今年12月。11项主题活动分别是‘茸香川西·暑您安逸’雅江县松茸文化季推广活动;2023中囯雅江松茸开山仪式;2023‘嗨吃·雅江’松茸季活动;‘雅江松茸王’评选及公益拍卖活动;康巴汉子时尚秀活动;大美雅江松茸系列品牌推广季活动;大美雅江松茸系列文化座谈季活动;雅江县松茸杯篮球邀请赛;松茸啤酒节;松茸主题科普研学;松茸季天龙湖体验游活动。N项推广手段将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所有活动进行全过程、全覆盖的宣传推广。”

中共雅江县委副书记、县长钟色对此次松茸美食文化季系列活动作推介 摄影 李楚阳

其中,备受游客青睐的是2023“嗨吃·雅江”松茸季活动和“松茸啤酒节”。2023“嗨吃·雅江”松茸季活动将于7月15日至8月15日在雅江松茸产业园、雅江县步行街和雅江县城广场开展。在该活动,游客们可以在青年美食区品尝到牛肉干、牛排、奶茶、咖啡等受青年欢迎的小吃、饮料;在音乐体验区聆听歌手演唱的同时,感受甘孜特色美食和各地特色美食的独特风味;在松茸料理区体验用雅江松茸制作而成的独特藏餐,享受一场“松茸盛宴”。“松茸啤酒节”将在今年8月至9月,在雅江县木雅藏寨景区开展,冰凉啤酒与鲜嫩松茸的激情碰撞,让游客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雅江特有的夏日风情。

松茸汤 供图 雅江县融媒体中心

雅江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雅江地处甘孜州东南部,雅砻江中游,东连康定,西邻理塘,北与道孚、新龙紧邻,南与木里县接壤,国道318线有170余公里纵贯全境,是进入西藏的咽喉要道,是入藏旅游必经之地。被誉为‘中国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大环线第一县’‘茶马古道第一渡’。我县的松茸,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自然馈赠的‘山中精灵’,诚邀各地游人、企业、美食家、媒体记者到雅江参加2023中国松茸美食文化季,感受这一盛大的美食盛宴!”

刚采摘的雅江松茸 供图 雅江县融媒体中心

雅江县资源富集、物产丰富、风光壮美、人文璀璨、气候优越。此次推介会上,四川仁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星灿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青宜润(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川野山珍餐饮有限公司,还与雅江县签订了涉及生鲜松茸采购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签约现场 摄影 张朝华

据悉,松茸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肉嫩肥厚、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备受国内外食客所青睐。一朵松茸破土要等五六年,成熟后48小时就开始衰老,且松茸与别的菌类不同,无法在枯枝败叶中存活,只能生长于海拔3500—4500米及以上的松树和栎树交杂的原始森林中,与50岁以上的树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由于雅江生态环境优良,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大部分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无污染,无公害,所产出的松茸个头大、肉质细、色泽好、味道香,深受国内外吃货们的青睐,雅江也被誉为“中国松茸之乡”。

包装完成的雅江松茸 供图 雅江县融媒体中心

据从事食用菌研究的李玉院士介绍,截至目前,雅江县每年生产松茸800至1000吨,占据全国松茸的15%左右,雅江县的松茸鲜品和松茸干品均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此外,雅江还拥有四川省唯一以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四川省首个松茸交易中心和数字松茸平台,并且研发了松茸酒、松茸面膜等40多种系列产品。

下一步,雅江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做好松茸保护区建设,用“数字”赋能雅江松茸,不断提升“中国松茸之乡”的品牌影响力,形成松茸产业发展高度,谱写高原食用菌产业新篇章。

记者:高瑞茹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