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我们的国家公园】感受极地江源无限大美

2023-08-18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血脉般蜿蜒在旷野上的源流。张多钧 摄

2023年7月10日至8月5日,我又一次深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域,采访牧民、生态管护员、国家公园建设者,为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召开做好准备,营造氛围。

这几年,每一次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都有新收获、新感受,每一次都会令人耳目一新。

2016年4月13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次日,我参与的报道组启程赶赴玛多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等地开展采访,报道各地干部群众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热情和期盼。

2020年5月,我跟随报道组深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了为期40天的采访,历经艰辛走进母亲河源头的冰川雪山和草原森林,探访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园,倾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乐章。

2021年7月,我走进杂多县、治多县、可可西里等区域采访,报道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情况。

……

青藏高原一直在这里,三江源一直在这里。从世界高海拔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到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再到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已快两年。

作为中国首批、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见证了中国不断走向生态文明的光辉足迹,铸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座绿色丰碑。一路走来,我有幸多次走进国家公园,见证了三江源从一个自然保护区蜕变为国家公园的历程。

粗略统计,我从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至今,每年至少会有一次深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采访,有时候次数会更多。尽管很多次采访中采访对象和采访点会重合,但每次采访后都有新感受,三江源国家公园也有新变化。

多年走访三江源,最直观的感受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的增加。还记得初入三江源时,偶尔看见几只藏野驴就兴奋不已。如今在三江源藏野驴随处可见,尤其冬天,进入玛多县黄河乡,能在路旁的草原看到成千的藏野驴群。前些天,我在治多县索加乡采访时,一路上遇见的藏野驴数量远超家畜的数量,我还在杂多县扎青乡遇见了200多只白唇鹿群。

除了常见的这些野生动物外,棕熊、雪豹、猞猁等比较难遇见的野生动物也进入大众视野,采访过的很多牧民都目睹过雪豹,索加乡牙曲村有牧民看到过8只雪豹同时活动的场景。

走进三江源,感觉三江源越来越湿润。湿润具体体现在降雨量的增加,每年的五六月份,三江源很难遇到晴空万里的好天气,要么雨夹雪,要么阴天。湿润的另一个体现是三江源地区众多河流流量明显增加,很多干枯的泉眼和断流的小河重新流出涓涓细流。

这些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草原沙化和黑土滩得到有效遏制。昔日的黑土滩和沙化草原重新长出了牧草。我在索加乡莫曲村通天河畔目睹过一大片沙化草原,好在草原上已经长出了新牧草,牧草的高度与正常草原差别不大。

更重要的变化是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行走在三江源,经常能遇见路边捡拾垃圾的老人、孩子,有些甚至是一家人,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根植于每名江源牧人的心中。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