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奋力谱写美丽幸福西藏新篇章——西藏聚焦“四件大事”狠抓落实砥砺奋进

2023-09-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九月的雪域高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从藏东大地到古城拉萨、从珠峰脚下到藏北草原,无数高原儿女挥洒辛勤的汗水,奏响一曲曲奋斗者之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为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具体化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高原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狠抓落实,砥砺奋进,谱写美丽幸福西藏新篇章。

画好最美最大同心圆

位于那曲市滨河路的塔恰拉姆居委会,长期居住着藏、汉、回、维吾尔等各族群众。

今年50岁的回族群众马可立洛,20岁时从老家甘肃来到那曲。

老马1998年在那曲开过小饭馆,但没过两年就倒闭了。后来跟着当地群众次仁多吉学修摩托车,在2005年开了自己的修车店。

“次仁多吉大哥经常过来帮忙,一直照顾着我,真是比亲人对我还好。我在那曲住了大半辈子了,这里就是我的家。”老马望着忙碌的店铺感慨道。

像老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场景在雪域高原比比皆是,民族团结进步结出的果实分外香甜。

西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全面推进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部署实施“四大工程”“六项行动”,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7市地均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140个集体、189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称号;1944个集体、2857名个人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称号。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雪域儿女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真谛,各族群众正用辛勤的汗水缔造美好的未来。在风光秀丽的麻麻门巴民族乡,当地群众积极发展旅游、茶叶种植等产业,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在纳西民族乡,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盐文化”旅游,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如今的雪域高原,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交往交流交融,画好最美最大同心圆。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9.6亿元,同比增长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这是西藏上半年交出的经济答卷。

经济“开门红”,彰显了西藏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和底气。

信心从何而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加快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西藏“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的形势判断,到“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重要论述深刻阐释西藏高质量发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

——从在藏考察时“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殷殷嘱托,到致信祝贺“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为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期望新要求;

……

感恩奋进,不负殷切期望,西藏在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通过《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西藏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生物、边贸物流、高新数字“七大产业”发展,努力在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看着风机叶片在风中旋转,我心里特别踏实。”白玛在措美县哲古镇中心经营着一家餐馆,以前电力不稳,经常导致店里电器被烧坏。随着哲古风电项目投产,他用上了稳定的风电。

作为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风电场,措美哲古风电一期项目总装机22兆瓦,自2021年12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以来,发电量已近1.4亿千瓦时。

如今,西藏年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复兴号”在雪山环抱间飞驰……雪域高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守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盛夏,沿着拉鲁湿地巡护步道徐徐前行,芦苇、水葱等各类水生植物伴着微风轻轻摇曳,赤麻鸭、白骨顶、秋沙鸭等各种鸟儿在水中畅游嬉戏,既养眼又舒心。

数据显示,西藏主要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9%,拉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主要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西藏始终坚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台并实施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和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实施意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东嘎3号造林片区,南木林县百兴劳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尼玛石曲带领同事们正精心做着苗木的养护工作。他说:“眼瞅着小树苗一天天长大泛绿,我的心里充满成就感。”

据介绍,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投资13.7亿元,累计栽植苗木1700万余株,实现营造林约14万亩,苗木成活率达到70%以上,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藏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西藏各族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全区各地扎实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程,为具备条件的荒山荒原披上绿装。

经过不懈努力,在高地创建6大类38项指标中,西藏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眼下,藏北草原青草茵茵、鲜花盛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多种野生动物栖息其间,开始又一轮的繁衍生息。

筑牢守边固边钢铁长城

青山环绕,一座座现代化的藏式小楼坐落在山脚之下,干净整洁的村道通向人家,这是今天的玉麦,由曾经的“三人乡”变成了下辖两个行政村的“小康乡”。

从2018年开始,玉麦乡开展边境小康村及配套设施建设。2019年,曲玉柏油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解除了玉麦每年大雪封山的困扰;同时,国家电网将10千伏的输电线路接入玉麦,玉麦人用上了安全稳定的电。2022年,玉麦乡人均年收入近4.4万元,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

玉麦乡的变迁是西藏加强边境地区建设,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一个缩影——

坚持以解决稳边固边急需、反蚕食斗争急用、边民群众急盼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争取边境地区发展建设专项政策和帮扶资金;

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建成624个边境小康村;

主电网延伸到了全部边境乡镇,所有边境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通宽带率和4G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

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群众聚居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持续推进,斗玉珞巴民族乡群众衣食住行得到大幅改善。2022年,全乡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

“日子越来越好,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为祖国守好边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斗玉珞巴民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扎西江村说。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西藏各族群众始终牢记领袖嘱托,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书写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动人故事。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雪域高原各族儿女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团结一心、勇毅前行,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