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省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见成效

2023-09-13 来源:人民网 分享:

“川”行美丽大草原

四川省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见成效

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人民网四川频道邀请相关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开展“‘川’行美丽草原”媒体采访活动,深入甘孜州、阿坝州高原腹地,聚焦草原保护、修复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实地探访基层林草保护一线,重点讲述党员干部群众一条心,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修复与保护高寒草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故事,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近年来四川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有效成果。

“无论有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克服,守护好甘孜这片草原。”走在初秋的卡攻乡庄里村草原,四川省甘孜县林草局局长赵杰说着话,轻拂了一下庄里村草地里的垂穗披碱草,这是牧民们今年冬季的重要储备。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卡攻乡庄里村的草场。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卡攻乡庄里村的草场。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8月的甘孜县风景如画,蔚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吸引了不少前来游玩的游客。甘孜县是一个半农半牧县,草原面积723.93万亩,受高寒气候等影响,当地部分草场退化严重,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甘孜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国家、省、州、县关于草原退化生态治理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开展草原生态治理,通过人工种草、禁牧轮牧以及草原生态修复等系列措施,实现草畜平衡,草原植被盖度得以恢复。甘孜县庄里村草地里的垂穗披碱草今年长势茂盛,是牧民们冬季重要的放牧点位。谈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成果,他们感触很深。

人工撒种 科学轮牧休牧

与群众共同治理修复草原

甘孜县卡攻乡庄里村的草场,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

进行生态治理后,庄里村草场的垂穗披碱草长势良好。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进行生态治理后,庄里村草场的垂穗披碱草长势良好。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庄里村这片草场现在非常健康,长得非常好,已经达到可以放牧的标准了。”甘孜县林草局局长赵杰拿着垂穗披碱草饱满的麦穗,有些感慨地介绍,以前这里受气候、鼠害等因素影响,草原退化严重,牦牛基本没有可食饲草。

赵杰介绍,为了对庄里村草场进行生态修复,2020年甘孜县通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经过人工种草,播撒草种、肥料等综合治理,才将庄里村3000亩草场植被从不足30%的盖度恢复到部分已超90%。

据悉,甘孜县地域辽阔,庄里村草场只是县里进行草原生态修复草场之一。“我们甘孜县的草原有720多万亩,还有很多草场需要治理,任务很艰巨。”赵杰说,受地理因素影响,草场修复工作由人工和机械完成。草原修复撒种在春季,大家背着草种边走边撒,需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几万到十几万亩的草场撒种工作。他透露,在山坡上撒种也需要技巧,为了防止种子被雨水冲刷,撒种时都是横向在山坡上走,分为两组,一组人撒种,一组人在后面耙地,让泥土盖上种子。按照标准一亩地需要20斤左右的草种,等到草种长出新芽,再通过施肥、禁牧等措施保护草种生长。

“如果在平坦的草场,就方便多了,撒种就用机器,将种子装进机器里,挖沟、播种、填沟一体化,效率更高。”赵杰说,撒草种只是草原生态修复的第一步,他们还会引导当地群众对撒种修复后的草场进行保护。

随后,赵杰带着记者来到甘孜县下雄乡地庆一村的草场,这里还没有牧民放牧。“甘孜县林草局以‘1314’草原工作法为抓手,其中三项制度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轮牧休牧。现在是夏季,正好是牧民们将牛羊赶到最高的山上放牧,到冬天开始下雪时再一步步向下移。这种科学的放牧方式对草场的天然改良以及健康状态的提升都非常有帮助,如果现在能在这里看到处都是牦牛,那说明我们的轮牧休牧工作没有做到位。”赵杰说。

赵杰和同事在庄里村草场查看牧草长势。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赵杰和同事在庄里村草场查看牧草长势。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在对草原的治理方面国家投入了很多资金,让现在草原状况变得特别好。群众意识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以前放牧想放哪就放哪,随便放,对草原承载量造成了负担。现在我们都是按季节划分,明确了冬季牧场在什么地方,夏季牧场在什么地方,按照轮牧休牧来放牧,这样很科学,对我们的帮助也更大。”甘孜县卡攻乡村民学曲夺吉告诉记者。

“草原是我们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赵杰坚定地说:“无论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要克服,必须要坚持做好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

打造草种繁育基地

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种籽、技术双支撑

据了解,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牧草种子国产化趋势已成为必然。2023年初,甘孜县规划建设3000亩的草种繁育基地。

正在甘孜县草种繁育基地忙碌的村民。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正在甘孜县草种繁育基地忙碌的村民。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甘孜县气候高寒,适宜生长的草种较为局限,耐旱、耐寒、耐贫瘠的垂穗披碱草就成了优先选项。”赵杰介绍,垂穗披碱草叶量较少,营养枝条较多,饲用价值中等偏上。分蘖期各种家畜均喜采食;抽穗期至始花期收割调制成青干,马、牛、羊等家畜均喜食;开花后与豆科牧草混播,能获得理想而持久的人工草地。再生能力强,适合作为放牧利用,还有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据介绍,为了培育出更适宜当地、生命力更加旺盛的草种,甘孜县草种繁育基还种植了石渠披碱草、变绿异燕麦、苜蓿、猫尾草等10种草种试验样品。

已完成种植工作的甘孜县草种繁育基地。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已完成种植工作的甘孜县草种繁育基地。人民网记者 王洪江摄

“我们规划的面积是3000亩,现在已经种植完成了3100多亩,计划建设库房、科研室、仓库等基础设施。”赵杰说,目前基地已经将荒芜的草地变为可供耕种的“熟地”。

对于未来,赵杰期望把草种繁育基地建设成以甘孜县为中心的种子实验中心以及草种交易中心;同时,培育出优质乡土草种,做到满足甘孜县以及四川范围内的用种需求,填补乡土良种供应不足的漏洞,为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种籽支撑、技术支撑。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