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邦典之乡”:传承千年非遗技艺 绘就高原多彩画卷

2023-10-11 来源:新华社 分享:

邦典,一种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藏式围裙,它是藏族女性着藏装的重要装饰,具有悠久历史。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被誉为“邦典之乡”,这里绝大多数居民都会编制邦典。2006年,藏族邦典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杰德秀镇居民嘎日今年60岁,是家中第四代邦典织造技艺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邦典织造技艺传承人。据她介绍,邦典系一千多年前藏族先民依照雨后彩虹的颜色编织而成。

12岁时,嘎日就开始学习邦典织造技艺。剪羊毛、洗羊毛、捻线、放线、染色……传统邦典的编织要经历十几道工序,其中染色最为关键。使用天然染料,邦典的颜色才会更加鲜艳。嘎日经常进行“染色实验”,核桃皮、树叶等都是她的实验原料,凭着一股钻研劲头,她织出的邦典远近闻名、广受称赞。现如今,邻居们制作邦典时遇到困难,都会找她帮忙解决。她说:“编织时手脚配合很重要,不然织机就会失控,制出的邦典也就走样了。”

2002年,嘎日和丈夫格桑创立了杰德秀镇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成立之初资金运转较为困难,利润较少。后来,他们努力改进制作工艺,政府予以贷款政策支持,合作社渐渐走上正轨。现在,一个季度可以卖出1000多条邦典,年销售额可达200多万元。

走进合作社,几位工人正忙着编织邦典,索朗央宗是其中一员。她说:“合作社对我帮助很大,我们送完孩子上学之后就可以来编织邦典。随时都可以过来,不仅能补贴家用,还能学习新技能。”

如今,合作社的运营主要由嘎日的女儿旦增卓嘎负责。她13岁开始跟着嘎日学习邦典编织技艺,年轻的她对未来发展有很多想法。她说:“我已经尝试设计过多款具有邦典特色的物品,如抱枕、手机壳等,让邦典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将这项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同时,旦增卓嘎也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创新,邦典织造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为此,她到大学进修,到北京、山东等地参加各种编织技艺比赛……

10月9日,旦增卓嘎与合作社工人一起组装传统织机。新华社记者邵泽东 摄

阳光下的邦典,绚烂夺目。当地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一座古镇,盛产彩虹般的围裙。如果你要出门,请不要忘记系上那美丽的邦典……”从千年前走来的邦典,如今在雪域高原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记者刘文博、邵泽东)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