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沪藏携手,“育”见高原孩子美好未来

2023-10-12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中国西藏网讯 秋高气爽、青稞飘香,“青稞之乡”成片的青稞已然熟透。白央家住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达那答乡,现就读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高中部。

青稞丰收季,归来读书时,对于白央来说丰收季就是开学季。开学的日子如约而至,白央背上行囊踏上返校之路。

图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教学楼 摄影:贾华加

珠峰脚下隆起教育“高峰”

走进白央的学校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宿舍干净舒适,3D创客实验室、地理多功能情景教学室、中草药体验馆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彰显现代气息。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可与国内一线城市的名校相媲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次仁多吉自豪地介绍学校情况。

图为学生们正在跳具有民族特色的课间操 摄影:王淑

这所高原上教育教学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学校,是历届上海援藏干部与本地教师一起接续奋斗的结果,承载着沪藏人民的深厚友谊,无数高原学子从这里出发走向更远的地方去逐梦。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原为日喀则地区南郊小学,始建于1981年,南郊小学的成立是为解决学校附近居民以及近郊农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上海市的无私援助下,2005年新建初中部,并更名为日喀则地区上海实验学校;2009年新建高中部,成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2016年,根据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海市开始派出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进校工作,从那时起上海持续投入资金为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建配套设施,并从管理岗位、德育岗位、教师岗位、公益服务等岗位发挥援助作用,将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逐步融入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开启了学校现代化、精致化教学与管理的新纪元。

次仁多吉说,每批援藏工作队都会为我们带来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以来,上海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开启了学校发展新篇章。

目前,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形成了设施现代化、管理精致化、课程多元化的办学特色,构建了学科课程+兴趣课程+创新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3D创客实验室、中草药体验馆、实验类、体育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与实践意识,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丰富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从而也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开拓了视野,白央和同学们对学校实验楼的每一样实验器材都充满新奇。白央说,我特别喜欢实验课,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会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图为学校地理多功能情景教学室 摄影:王淑

图为学校3D创客实验室 摄影:王淑

在一轮轮教育援藏人和本地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逐年突飞猛进,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已成为当地一所高质量学校。

近年来,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与日喀则市上海对口援助五县的学校建立“珠峰教育联盟”,通过开展教学教研互访、送教上门、联合教学比赛、教学资源共享、远程教研等线上线下活动方式,最大效益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也与上海多所学校结对,成立校际联盟。通过每学期与结对学校一起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等活动的机会,促进教师间交流,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产生辐射作用。

次仁多吉说,我们还通过当地教师到上海进修,上海专家进藏指导,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教师共同开展网上远程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图为学生们在上信息技术课 摄影:王淑

“上海经验+高原实际”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不断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赖。近三年,学校教学成绩屡创新高,教学质量取得重大突破,高考成绩持续保持西藏自治区前列,中考成绩多年保持西藏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发展印证了珠峰脚下正逐步隆起教育“高峰”的实事,反映了西藏教育事业焕然一新的发展成果。

今年教育部发布了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入选其中。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的契机下,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必将大幅提高学校立德树人质量和健康促进水平。

青稞之乡打造教育品牌

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文化等决定西藏的教育应有自身特色,必须结合具体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教育之路。

图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教学楼 摄影:贾华加

“兴办寄宿制,办有规模的学校就是符合西藏教育实际的办学模式,保障了西藏农牧民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许多农牧民子女从中受益,并在西藏的现代化建设中发光发热。”次仁多吉是土生土长的日喀则人,也是寄宿制教育的受益者,从初中开始寄宿在学校,高中毕业后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西藏学习深造。

图为学生们在上音乐课 摄影:王淑

“一路走来,可以说寄宿制教育提供的便利让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次仁多吉补充说,寄宿制教育也是学生家长的心愿,是有利于广大农牧区群众的办学模式。

西藏的平均人口密度为3.04人/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很难实现就近办学,特别是偏远农牧区学生每天上学需要跋山涉水,路途遥远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孩子到提供住宿和有餐饮保障的学校寄宿,安心接受教育是农牧民家长们梦寐以求的心愿。

“目前,随着我们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学生越来越多,但学校宿舍床位是有限的。所以,学校特别愿意也支持学生走读。”次仁多吉说,学校的实际情况却是9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牧区,不让学生在学校寄宿就剥夺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广大农牧民家长也不答应。

图为学生宿舍 摄影:王淑

“我在学校寄宿父母一点也不担心,我们在学校享受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政策,每学期我只要500元的零用钱就足够一切开支。”白央没想过如果没有寄宿制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但她认为租房陪读需要一笔不小的花销,一般家长肯定都负担不起。

在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白央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普通话),以及数学、历史、地理等其它课程。在业余时间,白央和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学习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学校开设的藏文书法、格萨尔史诗赏析、唐卡、斯玛卓舞表演、锅庄舞、传统游戏等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感受文化魅力、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为不断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学校在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社团,不定期举办比赛、文艺晚会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居民家庭,感受挤牛奶、打酥油、制作酥油茶的过程,走进青稞地、青稞博物馆探寻青稞历史的源远流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文化传承新形式。

图为学校教室 摄影:王淑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各种途径丰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情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次仁多吉说,学校将把握教育发展新机遇,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发展的品牌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几十载接续奋斗,从“上学难”到“上好学”,曾经的那些南郊小学在人民的教育诉求下脱胎换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随着“筑梦人”在珠峰脚下的接续攀登,雪域高原必定会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贾华加)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