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今年将新增营造林95万亩以上 修复治理退化草原550万亩

2024-01-13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

 2023年,西藏生态底色越发厚实,完成营造林120万亩,其中拉萨南北山绿化24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614万亩。完成冰川(冰雪)、冰湖资源本底调查。全面开展矿业权清理整顿,依法无偿收回矿业权217个。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七地(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目标提前实现。

  20世纪60年代,山南市隆子县流传着一句俗话:“聂巴阿贴组。”意思是“只要你说话,身上的沙土就会往下掉”。那时的隆子河谷,一年里有近8个月沙尘天气。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的朗宗赴区外参观学习,了解到种树能有效治沙,随后,朗宗就带领群众试种树苗。在隆子县一代代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半个多世纪以来,隆子河谷筑起了一道绵延40多公里、占地7.5万亩的“绿色屏障”。

 长期以来,隆子县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呵护着一方绿水青山。隆子县委书记李宁介绍,2023年,隆子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两山”创新基地创建成果持续巩固,登记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77个。以“林长制”推动“林长治”,完成植树造林7500亩25万余株。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持久攻坚战中,我们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2024年,力争新增植树造林达到5600亩以上、草原生态修复达到3万亩以上。让绿色成为最鲜明、最美丽、最厚重的色彩。”李宁说。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吴维介绍,近年来,西藏稳步推进全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草原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记者了解到,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开展2023年西藏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试验示范项目,为西藏退化草原治理提供治理经验和示范样板。项目完成50000亩草地生态修复治理试验示范任务,基建任务全部完成,科研任务稳步推进。同时,各地试点成效良好。初步监测结果显示,拉萨市当雄县修复示范1050亩,出苗率达85%,植被盖度达90%;那曲市色尼区修复示范11000亩,出苗率达75%以上,植被盖度达75%;那曲市班戈县修复示范34950亩,出苗率达80%,植被盖度达85%;阿里地区普兰县修复示范3000亩,出苗率达45%,植被盖度达50%。

那曲市生态环境保护局评估中心助理工程师蒋燕见证了那曲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的过程。她表示,2023年,那曲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那曲市生态文明建设。那曲市和那曲市嘉黎县成功创建第七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届西藏那曲“江河源”保护论坛成功举办,五大江河源立碑保护工作全面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建设通过国家阶段性成效评估;划定并严守“三区三线”,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红线面积占那曲市国土面积的53.5%;首批草地碳汇进入预售阶段;国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

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西藏将坚持护生态固边疆,切实筑牢安全屏障。全面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继续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城市庭院绿化行动,加快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雅江中游贡嘎机场周边及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新增营造林95万亩以上,修复治理退化草原550万亩。积极推进“珠峰”等国家公园建设。狠抓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加快实施冰湖灾害监测预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无废城市”“无废细胞”建设。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稳步扩大国际绿证交易,不断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