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布达拉宫特展亮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走近雪域高原上的世界遗产

2024-05-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张原 分享:

清代金宝地花卉纹斗篷。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清代青花缠枝莲托梵文纹高足供碗。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西藏拉萨红山之巅,矗立着巍峨雄壮的布达拉宫。它始建于7世纪,是目前西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齐备的宫堡式古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是布达拉宫申遗成功30周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共同推出中运博“文化遗产”系列特展之“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此次特展共展出101件(套)布达拉宫的珍贵藏品,其中近1/3的文物为首次展出。多彩的唐卡、精美的造像、庄严的法器、华丽的服饰、考究的实用器具……让观众深入领略这座文化艺术宝库的魅力。

走进展厅,在星空璀璨的布达拉宫夜景映衬下,一件金灿灿的斗篷格外引人注目。斗篷是西藏地区常见的服装,根据场合和穿着对象的不同,斗篷的式样和用料均有所差别。这件金宝地花卉纹斗篷通长170厘米,黄绸缎上绣满了花纹图案,并镶有多种珠宝,衣领上缝有獭皮,背后绣有云龙纹,可想而知穿着者身份之显赫。此次展览是它首次公开展出。

清代嵌宝石鎏金银马鞍也是首次展出的珍品之一。马是过去西藏主要的交通工具,马具不仅是生活实用品,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副鎏金银马鞍上雕刻着龙、宝珠、卷草等繁复的纹饰,其间镶嵌珠玉宝石,非常奢华。马鞍的鞍垫、鞍褥用上等绸缎制作,马镫为铁制,其上的鎏金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展览中有不少杯、壶、盘、碗等实用器具,其精湛的工艺令人赞叹。双龙戏珠菊瓣金盘錾刻精美纹饰,盘中心为一火焰宝珠,两条蛟龙围绕着宝珠翻腾于云海之中,身躯矫健,极具动感。器腹与口沿呈多瓣菊花形,刻有两行藏文“17.6两,御用厨具”,口沿上錾刻缠枝花卉。整件器物以黄金为材质,做工精致,倍显华贵吉祥,反映出制作、敬献者对高僧大德的崇敬。

作为历史上西藏地区的宗教、政治中心,布达拉宫见证了西藏与内地的交往、交流。布达拉宫收藏着许多由中央政府赏赐的珍贵器物,它们进入西藏后,对当地人的生活风尚、手工技艺、审美趣味等产生影响。

此次展出的青花缠枝莲托梵文纹高足供碗,胎釉细腻莹润,通体饰艳丽的青花纹,外壁为缠枝莲托梵文,足绘璎珞纹,足内沿横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造型仿自酥油灯,属于供器之一,为乾隆朝官窑器,后朝多有承袭仿制,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典型器物。

鼻烟传入中国后,在清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风尚,而盛装鼻烟的容器也发展为具有东方特色的鼻烟壶。受藏传佛教影响,吉祥八宝纹饰被运用到清代鼻烟壶的制作中。嘉庆款粉彩八宝纹雕瓷鼻烟壶是清代中央政府的赏赐品,壶身为瓷质,精雕八宝吉祥纹,壶口包金并饰回纹,壶盖镶嵌一颗红珊瑚珠,壶底饰一周如意云纹,足内有矾红“嘉庆年制”四字篆书款。此壶制作精良,体现了内地发达制瓷工艺与藏地文化的结合。

展览第三单元专门介绍了布达拉宫保护修缮及古籍经书保护修复的成果,展示了多组珍贵的资料照片。为了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展厅里有不少精心设计的场景和互动体验项目。观众可以通过光影的变化感受布达拉宫的四季轮换,在互动小游戏中体验布达拉宫修缮工程,还可以在布达拉宫白宫“墙体”前打卡留念。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