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多种备案方式 涵盖种类增多 人员范围扩大西藏自治区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全面优化

2025-02-12 作者:西藏日报 分享:

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通过手机小程序开通成功。 本报记者 贡曲罗杰 摄

市民前来办理业务。 

医保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业务办理流程。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医保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政策,旨在进一步简化备案手续,提升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的便利性。一系列政策不仅扩大了备案人员的范围,还提供了多种线上线下备案方式,并明确了备案的有效期限。拉萨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举措为长期在外工作或居住、需要跨省就医的参保人员带来了便利。”

备案手续全面优化

根据政策,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不仅包括传统的窗口备案和电话备案,还提供了线上备案方式,如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西藏医保、拉萨医保微信服务号等小程序进行备案申请。

“以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需要亲自到窗口办理,有时候还要准备很多材料,等待审批,比较繁琐。”长期居住在成都的退休人员索朗扎西表示,“现在有了线上备案方式,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备案,不需要审批,真是方便多了。”

线上备案的具体流程十分便捷。参保人员如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备案,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选择“在线办理”,进入“异地备案模块”,然后选择“异地就医备案申请”,依次填写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职工或居民医保)、备案人员类型等信息,阅读并签订备案承诺书,最后进行电子签名并提交备案申请。提交后,参保人员可在备案期限内在所选就医省市实现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备案人员范围扩大

记者了解到,政策明确了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人员范围,主要包括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两大类。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这类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参保地可设置变更或取消备案的时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

“由于工作原因,我需要常驻异地,以前,每次就医都要自己先垫付费用,然后再寄回参保地报销,非常麻烦。”在异地工作的德吉央宗说,“现在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可以直接在就医地结算,省时省力,很方便!”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这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简化备案手续

为了更深入了解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记者来到了拉萨市医保中心,据该中心经办人员介绍,跨省异地就医政策的出台,不仅简化了单位或居委会的证明和医院的转诊转院证明等很多材料,也免去了排队等候的麻烦,提高了参保人员备案的效率和便捷性。“以前窗口备案需要参保人员提供很多材料,还要排队等候,现在通过线上备案方式,参保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办理备案手续,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拉萨市医保中心经办人员旦增益嘎说。

同时,拉萨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还提醒,参保人员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并准确填写相关信息。特别是备案开始时间,一定要填写至入院、就诊日期前,以免影响正常结算。

记者了解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出台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跨省就医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备案方式,参保人员可随时随地办理备案手续,避免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同时,该政策还扩大了备案人员范围,并纳入了更多的门诊慢特病种,使更多参保人员能够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服务和便利,减轻参保患者的垫资压力。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