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科技赋能 羊肚菌撑起“致富伞”——昌都市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5-05-1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清晨,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瓦约村还笼罩在薄雾中,26座温室大棚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克珠正在采摘羊肚菌,“这些羊肚菌个头特别大,这种箱子一般只能装5朵,今天要采100多箱新鲜羊肚菌!”身后,整齐的菌箱已堆成小山,货车引擎的轰鸣声里,“昌都羊肚菌·雪域珍品”的标语格外醒目。

在这片海拔3100米的土地上,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药用菌试验基地正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批由本地引种选育出的羊肚菌大规模采收。这片10余亩的示范试验基地,正是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推动羊肚菌产业化的缩影。瓦约村作为全市首批5个示范试验基地之一,带动全村300余人次参与羊肚菌种植,预计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用“冷”资源发展“热”产业

昌都市位于横断山脉腹地,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平均海拔3500米。这里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空气纯净,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且昌都土壤腐殖质丰富、水源纯净,病虫害风险低,为绿色有机种植提供了天然保障。

近年来,羊肚菌这一珍稀食药用菌逐渐走向大众餐桌,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倍受喜爱。然而,野生羊肚菌资源有限,人工种植技术门槛高,导致市场长期供不应求。

“昌都市蔬菜淡季长达6个月之久,全市10县1区共有蔬菜大棚6764座,由于天气寒冷,10月到次年3月只能种植萝卜、大白菜、小白菜等耐寒蔬菜。”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牛继平指着温湿度监测仪解释说,“羊肚菌偏偏喜冷凉气候,8—15℃是最佳生长温度。昌都冬季漫长的低温期恰好与羊肚菌的生长周期高度契合。”

依托这一独特优势,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202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的食药用菌制种厂,积极开展羊肚菌试验示范种植。

羊肚菌对生长环境极为敏感,菌种适应性是人工栽培的核心挑战。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共同攻克高原食药用菌产业难题,同时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接,最终筛选培育出适合种植的“六妹”“七妹”“D6”“G10”等耐寒优质羊肚菌菌种。

“过去种菌全凭经验,现在通过仪器能实时了解棚内环境,湿度不足时及时补水,温度过高则打开遮阳网。”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杨昭兵经常穿梭在大棚间,精心呵护这些“致富宝贝”。他表示,通过细化管理,羊肚菌亩产有望达到1200斤,优品率超过80%以上。

以“小菌菇”书写“大文章”

望着菌田中如繁星密布的羊肚菌,牛继平悬了3年的心终于能稍稍回落,彼时实验室里的场景历历在目:引进菌种在高原模拟环境中接连萎蔫,而运输单显示,每趟冷链车进藏费用竟比菌种本身还贵。

“光营养包一个大棚就得1200个左右,算下来单棚种植成本超万元,要想大规模种植,太难了。”牛继平不甘心,实验室的灯光从此成了不眠的星辰。

经过近3年的摸索,最终通过本土化改良,生产出了自己的菌种和营养包,年产平菇、香菇、木耳、榆黄菇等各类菌种和营养包20余万袋,并研发出“智能控温大棚+菌肥改良”技术。

有了技术的支撑,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始大力推广种植。建成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卡若镇瓦约村、埃西乡哈拉村、俄洛镇加林村、军分区生产团等5个示范试验基地、100余个温室大棚,种植羊肚菌50余亩。

在昌都市轩鸿实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将羊肚菌分拣、清洁、烘干。这批产品将贴上“有机认证”标签,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从菌种到餐桌,附加值翻了十多倍。”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药用菌试验基地负责人吴俊英说,公司已与多家商超和酒店签订购买合同,后期计划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电商直播基地,打造“研—产—销”全链条。

从“试验田”到“产业高地”

“菌丝发育阶段要保持湿度70%,温度不能超过18℃……”示范试验基地大棚内,边坝县考察团成员蹲在菌田里一边听一边记录着羊肚菌的种植要点。

“得知这里的羊肚菌大丰收了,我们专程过来看看,学习种植经验,打算回去后先在草卡镇、边坝镇种6个大棚试验一下。”边坝县考察团成员告诉记者,有了现成的指导老师,信心更足了。

在此之前,卡若、察雅、八宿、贡觉、江达和洛隆等县区已派专人前来学习,并尝试种植反季节羊肚菌。不仅是现场观摩学习,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还利用“农牧业科技下乡专项行动”,对羊肚菌项目开展定向指导。近年来,全市累计派出专家5000余人次,覆盖全市138个乡镇,惠及群众近20万人次。

随着2025年反季节种植计划的推进,昌都羊肚菌有望实现全年供应,进一步打开北上广深及援藏省市等高端市场。昌都市农业农村局正筹划延伸产业链,开发菌汤包、冻干制品等深加工产品,并与旅游部门合作推出“菌菇采摘体验游”,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

“羊肚菌不仅是食材,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牛继平表示,未来将在开展食用菌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培育抗逆性更强的新品种,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加大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让高原“黑金”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当采摘员斯郎生格将最后一箱鲜菌搬上车时,身后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菌,从零散种植到产业集群,一朵朵羊肚菌组成高寒地区乡村振兴新图景。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