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记忆到发展实践:甘孜用行动告诉你,什么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码
| 2025-06-27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6月16—21日,“长征路上看四川” 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甘孜行正式落下帷幕。活动先后走进泸定、丹巴、康定,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密码。今天,让我们跟随镜头,解码甘孜州如何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6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 “传承红色基因” 思政课展演活动在甘孜职业学院图书馆报告厅火热开展。活动现场,体育冠军深情分享个人为国争光的成长历程,以奋斗故事点燃青春热血;红色思政故事《无声的忠诚:哑巴红军与红色信仰》、独唱《七律・长征》、情景剧《雪山下的承诺》等节目呢轮番上演,让现场师生沉浸式接受红色教育洗礼,从多个维度推动红色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甘孜职业学院学生陈春萍说:“在汇演中,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长征精神是坚定理想、不畏艰险、团结奋斗的伟大精神。我认为长征内涵在于革命先辈们以钢铁意志,突破敌人围追堵截,跨越千山万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遇到难题不退缩,以长征路上攻坚克难的勇气钻研知识;面对挫折保持乐观,像红军战士那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指引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这场“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展演,是甘孜职业学院深耕红色教育的缩影。学院依托川西红色教育基地,将红色教育融入史政课程,构建“课堂+实践+浸润”三位一体模式。除举办展演外,还组织学生实地研学感悟红色精神;创新开发《甘孜红色记忆》等课程,多项举措并行,让红色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激励青年学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甘孜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波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挖掘整理学校所在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川西红色教育基地这个平台,把红色教育和史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大中小史政一体化的平台,让红色教育在甘孜职业学院既要生根,还要茁壮成长,又要开花结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进一步在新时代的长征中,弘扬红军精神,发扬红军的意志。”

红军长征期间,丹巴县是甘孜州第一个成立县委的县;建立了第一支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建制部队丹巴藏民独立师;是甘孜州参加红军最多的县。红军长征驻防丹巴期间,在丹巴全境开展了土地革命,翻越了长征途中最高的雪山-党岭雪山。现收集可移动革命文物253件,红色遗址遗存34(个、处),其中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处,州、县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处。

丹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周晓蓉说:“结合“党史七进”的工作,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线上是通过“云端美人谷”的平台来宣传红色文化,收集本地的红色历史,红色小故事,在该平台进行讲述。线下就是大量的赠送党史书籍,和本地编辑的《红军长征在丹巴》的书籍,赠送给机关、学校、军营、社区、乡镇,这样的话,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丹巴红色文化的辨识度和传播率,把我们的红色名片尽可能大的亮出来。”

眼下,丹巴县正以“一心五路”规划布局,构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丹巴段发展格局。其中,“一心”即以丹巴革命烈士纪念碑公园为中心,打造集旅游集散、公共服务、红色纪念为一体的核心枢纽。“五路”依托丹巴五条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串联红色文化与嘉绒文化主题特色线路,分别为:“浪遏飞舟”之路、“石榴花开”之路、“冰火颂歌”之路、“烈焰红莲”之路、“英雄不悔”之路。

丹巴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杜鹃介绍:“下一步,丹巴县将继续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丹巴段建设整体规划为引领,将红色文化与嘉绒文化、东女文化、古碉文化、土司文化及绝美自然风光深度融合,形成“红+古+绿+彩(民族文化)”的复合型文旅产品体系,扩大区域协作,串珠成链,加强与泸定、小金、道孚等周边县市的联动,形成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将珍贵的红色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建设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吸引力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示范点。”

在康定市四川民族学院,红色文化研究正走向深入。学院计划强化研究中心建设,挖掘更多川西红色资源。

四川民族学院校长毛英说:“下一步,第一是要强化红色研究中心,要配备更强的专业力量,第二要投入更多的经费,第三,进一步挖掘更多的红色教育资源,加强红色文化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甘孜州是四川省的红色资源大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红军长征时期,在甘孜州先后停留战斗了15个月,活动范围15个县(市);第二个是1950年十八军进军西藏时,主力部队大概停留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也在甘孜州留下了大量的红色资源。据统计,甘孜州现有红色的遗址遗迹348处,数量多,范围广。

甘孜州党史办副主任杨剑锋说:“甘孜州以史育人,多渠道开展红色宣传教育:将唐卡、歌舞等民族非遗技艺融入红色文化传播;打造《长征 长征》等地域特色舞台剧;依托新媒体推出线上栏目,制作 “红色甘孜” 系列专题片,通过调频广播开展藏汉双语宣讲;在学校开展 “五史教育” 活动,举办读党史诵读、讲述大赛;组建70余人的双语红色宣讲队,于重要节点深入乡村牧区宣讲,让红色基因深植群众心中。”

从校园思政课展演到全域文旅融合,甘孜州以“红+古+绿+彩”模式激活长征精神生命力。唐卡画师勾勒红色图景、藏汉双语广播传遍牧场、青年学子诵读《七律·长征》,348处红色遗址如星斗见证革命意志,指引甘孜儿女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新征程中以信仰为炬,照亮雪域奋进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