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看四川”——甘孜:红魂续,发展兴
| 2025-06-29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日前,“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甘孜行圆满落幕,五支队伍沿着红色足迹,实地见证了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转化为推动甘孜发展的强劲动力。

2022年“9・5”泸定地震后,当地以“建设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为目标,统筹推进灾后重建与长远发展。2024年12月,泸定县德威镇奎武村村民李训华喜迁新居,搬进了70平方米的新家。这套造价16.7万元的房屋,通过政府7万元补助后,李训华仅需自筹9万余元,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泸定县德威镇奎武村村民李训华表示:“搬到这边后,环境变好了,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生产生活都迈上了新台阶。我们能住到这里,多亏了党委政府的关心与大力支持。”

海螺沟景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实现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全面升级,并于2023年12月12日重新对外开放。景区以"红+绿、冷+热、动+静"的产业发展思路为引领,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生田汶佳说:“感觉空气很清新,一过来就心情好很多,风景特别美,我们平时会在照片、视频里看到很多美景,但是跟实际上看到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推荐大家可以来看一看,也希望下次有机会我还能再来这里。”

海螺沟景区党工委书记赵景红说:“海螺沟将紧紧把握好旅游发展风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消费场景,不断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以良好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甘孜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万军表示:“我们将以红线为底线、以科技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刚性管控守红线、系统修复固屏障、地灾防治保安全、科学利用促共赢,让群众共享更多生态安全、蓝天碧水、绿色福利。”

盛夏时节,丹巴县甲居镇“美人脆”苹果种植基地里,农户忙着为果实套袋。目前,丹巴“美人脆”等品种苹果种植超8000亩,2024年产量178万斤,销售额110万,发放务工、土地流转费约60万。邓吉拉姆在苹果种植基地工作6年,去年仅务工收入就有2.6万。

丹巴县尼拉村村民邓吉拉姆开心的告诉记者:“在自己家门口打工,幸福感满满,心情也很好,上班很开心。”

近年来,丹巴县通过浙江省金华市的对口支援,“直播+来料加工”的生产新模式也在当地生根发芽。

金东区帮扶丹巴县工作分队工作人员卢晨夏说:“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免费培训班让当地群众来学习中国结的制作、钩针的制作等技能。每年大概每户人家能够增收一万多元。”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张维杰说:“他们的手工艺作品都很好,就比如我手里这个熊猫,就是他们手工织出来的。对游客来说,物美价廉,这个基地可以给当地老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我觉得很棒。”

在丹巴,创业青年也正发挥力量,全力建设家乡。村干部斯郎德吉身穿当地特色手工编织服饰,给记者介绍起他们的创新产品花椒咖啡。

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呷仁依村副书记斯郎德吉说:“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团结起来,相互赋能,把传统的手工艺、村集体经济都带动起来。”

墨尔多山镇党委书记王远刚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嘉绒文化旅游沉浸式体验目的地为目标,以体验嘉绒文化、古碉藏寨、特色美食等为抓手,突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嘉绒文化传承,着力创建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甘孜州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绘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周权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甘孜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在文旅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上下功夫,提升高品质文化,培育高质量业态,打造高能级主体,推动高水平创新,推动甘孜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瑞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