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换了人间,西藏人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8-21 作者:中国西藏网 分享: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60年前,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始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责任感。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党委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融入西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发展促人权,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西藏人权事业在高原大地发生着巨变,处处焕发着新颜。

今天的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这幅壮丽画卷,正是西藏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的最生动写照,深刻诠释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丰富内涵。

制度根基坚如磐石——

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实现

“与会人员发言很认真,提的建议也很实在。”5月26至27日召开的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邀请6名基层群众全程旁听,错那市浪坡乡昂定村村民次仁顿珠便是其中一名。

“亲眼看到会议怎么开、决策怎么定,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次仁顿珠说。

敞开大门、“零距离”见证的背后,是我区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和实行,从制度上确保了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和根本性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领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长足发展,西藏成为祖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成功范例之一。

“人民当家作主必须通过具体形式予以保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马伟茗表示。

60年来,西藏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严格、充分、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以及不断创新民主参与形式、持续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切实落实了各族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和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西藏人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真实性、具体性和有效性。

——立法保障坚实有力。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自治权,截至2024年底,先后制定实施《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171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成为中坚力量。截至2025年3月底,省级少数民族干部有26名,地厅级少数民族干部有512名,地(市)、县(区、市)党政正职由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占57.17%以上。

——民主参与渠道畅通,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保障。截至2024年底,西藏共创建790个“人大代表之家”,所有村(社区)都设有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为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有效平台,协商民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在2013年至2024年间共收到提案5095件,立案4920件,办复率100%;2018年至2024年间形成报告、决议、倡议书159份。

——表达和监督渠道更加多样化。开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接待群众来访,主动下基层接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深植根于雪域高原的沃土,为西藏各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

盛夏时节,白云悠悠、流水潺潺,高原大地格桑花开,景美如画。

周末,拉萨市民王先生与亲友们走进自然,在青草野花的芬芳与雪山融水的清凉中,领略大美西藏铺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画卷。

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西藏各族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宝贵的“幸福不动产”,也是西藏向世界展示的最亮丽名片。

生态保护作为新时代西藏“四件大事”之一,彰显了保障人民环境权利的战略高度。

“新时代西藏各项人权的全面发展,深刻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权理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研究员李德成说。

以西藏和平解放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不懈努力,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基本权利保障不断向前推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人权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西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定位在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基本人权、促进共同富裕。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西藏各族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提升:

——适当生活水准权保障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复兴号”动车驰骋雪域高原,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G318川藏段建成“超充绿廊”,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83条,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网建成投用,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根本解决。

——受教育权保障更加充分。2012年起,西藏在全国率先实行15年公费教育,先后11次提高对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经费标准;2014年至2024年,西藏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3022.5亿元。

——工作权保障切实有效。实行城乡统一的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登记等服务,多措并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区内高校毕业生就业。

——健康权保障更加均衡。人口增长到370万人,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平等保障特定群体权利,孕产妇、婴儿死亡率降至38.63/10万,5.37‰;全区养老机构128家,12971名老人得到共享,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安置率达到了97.15%,持证残疾人就业实现了21010人。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西藏人权保障的物质根基和社会基础从未如此坚实。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今天的西藏,各族人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恰如高原上绽放的格桑花,充分显示出西藏人民享有广泛人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神家园同心共建——

优秀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7月15日,一场关于西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西藏自治区60年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发展的有效路径。”

“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实践,对祖国的向心力让高原各族儿女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构建了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完整体系。”

……

围绕“西藏自治区成立的重要意义与借鉴价值”主题,50多位专家学者纷纷畅谈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发展实践的宝贵经验。

长期以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框架下,西藏在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西藏文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卓有成效: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西藏非遗保护事业发展,格萨尔、藏戏和藏医药浴法3个项目列入了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西藏现有各级各类代表性的非遗项目2800项,代表性的传承人有1668名。

文物保护利用发展全面加强:国家先后投资近4亿元,实施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2016年至2024年,实施考古发掘项目102项,其中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70项,抢救性发掘项目32项。

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2012年以来,中央累计投资48.9亿元用于西藏公共文化建设;基层文化服务队伍持续壮大,现有76个县(区、市)艺术团、153个民间藏戏队、395个乡镇文艺演出队和5492个建制村(居)文艺演出队,专兼职文艺演出人员超过10万人。

语言文字权利依法保障: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普发性文件、发布的公告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言文字;在出版、传媒、生活等领域广泛使用藏语言文字;西藏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和藏语言文字课程。

宗教信仰自由有力维护:西藏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合法宗教活动得到有力保护,信教群众宗教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好地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铸牢。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站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保障,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科学指引,西藏各族人民必将享有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高质量的当家作主权利,雪域高原的明天必将更加繁荣稳定、和谐幸福、美好光明!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