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与藏族“松茸猎人”一起寻人间滋味

2025-08-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色坝,藏语意为“群鸟栖息之地”。松茸,被视为山野至味。8月28日,夜雨过后,松茸破土,中新社记者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县城出发,逆着蜿蜒的硕曲河而上,与五旬藏族“松茸猎人”扎称一起去盛产松茸的色坝村寻人间滋味。

这是色坝村“开山”的第二天。在当地,一轮松茸采摘后,需让高山休养生息一两日再上山采摘,此为“开山”。

8月28日,五旬藏族“松茸猎人”扎称在甘孜州乡城县色坝村找到一朵松茸。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抵达色坝村所在的山脚,一根粗壮树干拦住了入村的必经之路。扎称与守在村口的老人攀谈几句后,老人挪开树干。当地松茸采摘执行“采休”结合,盛产松茸的色坝村与一座没有松茸的小镇结对,两地各族民众均能上山。而虫草季时,色坝村也会和盛产虫草的村庄结对。这是当地各族民众对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

带着一米长的松茸棍、防黑熊的鞭炮以及双肩包,扎称轻装出发。从3600米海拔的山底一路攀升至4300余米,硕大的牛肝菌、造型奇特的扫把菌等形形色色的菌子遍布沿途,但均没能让扎称留步。

“那里有松茸!”记者顺着扎称所指的方向望去,却只看见灌木与石块。扎称敏捷地爬上岩壁,扒开地上厚厚落叶,一只粗壮的松茸头露出。

扎称用松茸棒取下松茸,并将泥土填回。“明年雨季,这里还会长松茸。”扎称开心道,刚采到的松茸菌盖与菌柄几乎等宽,属一等松茸,若松茸开伞,价格便会陡降。

8月28日,五旬藏族“松茸猎人”扎称在甘孜州乡城县色坝村挖松茸。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采摘半晌,一片摆放成圆形的石碓成为“松茸猎人”的歇脚处。从此处俯瞰山下,平整的青稞地一方连着一方,一栋栋现代化的白藏房散落其中,诉说着色坝村的新变化。

扎称告诉记者,曾经松茸和色坝村高山上其他的菌子没有任何不同。20世纪90年代色坝村来了收松茸的商贩,采摘松茸开始成为村子的一件大事。

“但松茸价格真正涨起来,是路好起来后。”扎称说,松茸娇贵且赏味期极短,若不及时、完好地运出去,再好的松茸也难以卖出好价钱。如今乡城县村村通柏油路,县城离最近的机场仅有1个多小时车程。今年松茸季,甚至有村民尝试用无人机运送松茸下山。

山外的大千世界,松茸在不同烹饪技法之下生出百般滋味,但在大山采了三十余年松茸的扎称却笑言自己“开伞的松茸也不舍得吃”。

8月28日,扎称在甘孜州乡城县色坝村细嗅松茸。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不过,这位“松茸猎人”靠着双手让全家搬进了新藏房,买了小汽车。扎称说,近两年松茸价格回落,但采摘松茸的收入依然可占自己全年收入的一半,是全家幸福滋味所在。

下山已近傍晚。经过两个小时的山路后,扎称背着刚采摘的松茸来到乡城松茸市场,电商们正在各种菌摊前讨价还价。相熟的“松茸猎人”热情地打着招呼,顺便也比较各自采摘的松茸品质。

作为中国松茸主产区,甘孜州境内有野生菌类640余种,素有“菇菌之乡”的美称。随着物流与电商发展,当地松茸等食用菌争“鲜”走出高原,走俏日韩与欧美。

乡城松茸市场旁,一家快递公司顺着“松茸猎人”作息,将营业时间调整为18时30分至第二天清晨。打包松茸的工位旁,白色泡沫箱堆积如山。夜色中,一辆辆满载着松茸的货车驶出大山。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